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风疏竹 > 第169章 大哉乾元(第1页)

第169章 大哉乾元(第1页)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上午游完龙兴讲寺,中午回到客栈,就在客栈旁边的饭店吃了沅陵各种美食。

我们走了一路,难得有这样的休闲时间,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

凌家出发向云南迁徙是洪武22年,即公元1389年。

这一年,明朝并非是天下太平,北边还有北元的残余势力时刻作妖。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挥军北伐,攻占大都,即现代的北京,把元朝的政权驱逐出中原,当时元朝的政权退居漠北,历史上称公元1368年之后的元朝为北元。

话说,元朝从立国到灭亡,即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至公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时间真不算长,只有短短的98年。

短短的98年,元朝竟然传了五世十一帝!

从此处可知,元朝政权更替的效率极快,皇权争夺串穿了元朝的历史。

元朝最为人所熟悉的两位皇帝,一是元朝第一位皇帝成吉思汗铁木真,另一个是元朝第五位皇帝忽必烈。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了草原上的帝国,此时并非叫元朝,而是叫大蒙古国。

直到公元1260年,忽必烈登上帝位,建元“中统”,定都上都,此时,这个朝代还未正式称为元朝。

到了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忽必烈宣布这一国号时,还专门颁发了一则《建国号诏》。

《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是什么意思呢?

《易·乾卦》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宋代理学家认为,《易经》居《十三经》之首,开卷即“乾,元亨利贞”

元,为《易经》中的“元享利贞”四德之首,元为最大,又是第一!

忽必烈取国号为元,用意十分明确,就是一句废话都不讲,直接就示明自己的皇朝为最大,又是第一。

忽必烈用《易经》来修改国号,绝对不是因为爱上汉地文化,仅仅是想通过汉族文化来统治汉族。

元朝灭宋,说到底,使汉人有种异族入侵,被外族吞并的感觉。

忽必烈想通过用汉族传统文化修改国号,表明崛起沙漠的大蒙古——“马上取天下”的草原游牧国家,已成功转变为中原正统皇朝!

元朝政权自忽必烈时代起,承认统治中原“不可以马上治”治国策略。

公元1279年,忽必烈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

元灭宋的手段太残忍,以致让汉族人对元朝政权一直难以信任。

事实上,元朝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实行匠户制度。

什么叫匠户制度?

成吉思汗定下一个规定,每攻占一个城市,除了有技术的工人外,其他壮丁一律杀掉;然后将这些有技术的工人,即工匠,集合在一起,只为官府生产,这些人就是匠户。

匠户没有自由身,世世代代都为官府服役。

除了匠户没有自由身,在战争中,元朝还抓了许多农民的子弟当奴隶。

元朝政权进入中原,每到一个地方,人口消亡,土地荒废,民不聊生。

元末反对元朝的起义此起彼伏,其中的东部红军起义时,就提出了要改变“贫极江南,富夸塞北”局面的口号,自然一呼百应。

忽必烈修改国号,即使用到《易经》、取名自“大哉乾元”,亦只是改得了表,改不了里。

明太祖朱元璋对元朝历史是有深刻反省的。

明太祖不但解放了匠户,释放了奴隶,还对中原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

明朝初年,明朝将江浙的十四万户农民迁移到安徽凤阳,又迁山西的一部分人口到河南、河北、安徽。

明朝政府给新移民以土地、耕牛、种子、农具,并对新开垦的荒地几年内不收租,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明朝初年,中原内陆历经战乱后,终于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此为凌家入滇的时代背景。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