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宛心看不得君绮萝被退了婚还能嫁到晋王府,是以想在龙胤的长辈面前抹黑她,如果因为她对长辈不敬的举动被老侯夫人反感,导致再次被退婚就再好不过了。
也不知老侯夫人是没看出来还是不在意,完全不予理会;而段芊雅那个贱人却是装痴装傻,混不给她们几人面子。
悻悻的坐回椅子上,沈宛心不再发一言,心中却郁气难平。
全都是些不识好歹的东西!等安王殿下坐上那个位置,我沈宛心也将是东陵最尊贵的女人,到时候必然让你们全都后悔得罪了我!
“芊雅你太失礼了,这种事情心里明白就好了,怎能问出来呢?”老侯夫人虎着脸,语带责备的训斥完段芊雅,立马转向邵氏歉疚的道:“芊雅才从她外祖家回来,又被本郡主寵坏了,还望沈老夫人大人大量,不要怪罪她。芊雅,还不给沈老夫人道歉?”
噗!
君绮萝觉得若非自己定力好,险些就要喷了,心说老侯夫人这神一般的补刀简直是在邵氏婆媳、祖孙三人伤口上撒盐啊,瞧她们那样子,整个跟便秘了似的!
嗯,这老侯夫人真是个妙人!
站在旁侧的乐笙乐箫就没有君绮萝那样好的定力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双肩微微的耸动着,显然忍得很是辛苦。
段芊雅好似才认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一般,委屈的眨巴着圆圆的大眼睛,绞着手指低着头走到面色难看的邵氏身前,屈膝道:“芊雅年纪小不懂事,还望沈老夫人恕罪。”然后又朝沈宛心道:“沈姐姐见谅。”
沈宛心别过头不理她。
邵氏又怎能跟一个小女孩计较?传出去还不得笑掉人大牙!只得讪讪的笑道:“段四姑娘天真无邪,老身喜欢得紧,快快请起。”
段芊雅连忙谢恩退回自己曾祖母身后,这个插曲也算告一段落。
。
ps:本文于6月5日(周五)上架,求支持。 君绮萝重新换了正装前去,以示尊重。
沈锦城大约还未下朝,远远的,君绮萝便瞧见大厅内邵氏端坐高堂,与她平坐的是一位面容慈祥温和的老人,周氏与沈宛心陪坐在旁侧。
武陵侯府虽然比不得鄱阳王府,但是老侯夫人不但有着郡主的身份,身后还有个晋王府撑着,所以坐在上座也也不算驳了鄱阳王府的面子。
对比邵氏与武陵侯老侯夫人,君绮萝心叹:到底是百年门阀世族出来的真正闺秀,商人出生的邵氏跟老侯夫人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且不说老侯夫人的本生气度,单单从穿戴上,亦能凸显她的品味和内涵高了沈氏不止一点两点。
她虽是满头银丝,但是精神看起来极好。略微有些富态,一身墨蓝色福字团花锦缎对襟长衫,头上只简单的簪了支包金的玉如意簪,然后就只有耳朵上一对祖母绿镶金耳坠和同款的项链。一身装扮,看起来简单不失华贵,低调中透着高雅。
在她身后侧,规规矩矩的站着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子,她小脸圆圆,双眼灵动,身穿浅蓝色云锻短襦配同色系纱裙,看起来天真可爱,玉雪聪明。想来应该是老侯夫人的曾孙女。
而邵氏则是褐色为底的万字不出头图案对襟衫,下配黑色百褶裙。料是好料,这样配也没什么,关键是她头上簪了四五支金簪,左右手各套了一枚红宝石戒指和一枚金戒指,活脱脱一个暴发户的样子。
更可笑的是她满是皱褶的脸上还扑了白白的一层粉。
你说你都五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学着小妹子在脸上捯饬那么多粉,君绮萝也只能“呵呵”了。
邵氏自顾自的说着话,老侯夫人微微笑着算是对她的回应。只是仔细看,那笑并不达眼底,其间更是透着淡淡的疏离。
见君绮萝款步而来,老侯夫人立即将注意力撤回,望着君绮萝,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几分。
“绮萝见过武陵侯老侯夫人!”君绮萝落落大方的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礼,对于邵氏周氏,则看也不看。
邵氏气得不得了,一张老脸都快皱到一起了;周氏也觉得落了面子,面色很是不好。
虽然君绮萝回来后,极少在她们面前出现,更别说晨昏定省了,但是那都是关起门来,也没人看到。可是现在不一样啊,这可是有外人在呢,她好歹也做做样子啊!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抑或是没在意,老侯夫人上下打量了君绮萝,见她面含微笑,体态优雅,一举一动从容得体,半点也没有千金小姐的矫揉造作之态,虽然衣着普通,却掩不住骨子里透出的高贵气质,比许多从小在京中长大的闺秀更像闺秀。
老侯夫人满意的点点头,笑容可掬的对她伸手道:“好孩子,到曾祖姑母这来。”
沈宛心看出自己祖母和娘亲面色不虞,又见君绮萝就要走向老侯夫人,连忙起身走到老侯夫人身前两步外,屈膝对她盈盈一礼,语带自责的道:“让老侯夫人见笑了,二妹她在乡野长大,有些……不懂礼数,是我这个做姐姐的没有教导好她,还请老侯夫人不要见怪。” 在东陵,夫家请来换庚贴的人是有讲究的,不一定是媒人,不一定是男方至亲,但一定是德高望重的长辈。
136年前,先祖皇帝龙应轩与其亲弟龙应琪因不满于前朝郑氏皇朝末代皇帝残酷暴行,集结一干义士举旗起义。历时三年,成功夺取郑氏皇朝,创立了东陵国。
足智多谋的弟弟龙应琪本身呼声更高,奈何无心帝位,便将帝位让予兄长龙应轩。这龙应琪便是龙胤的老祖宗,如果当年他顺应民意做了皇帝,龙胤便是如今的皇子,又哪里由得龙肃云扬威耀武?
龙应轩论功行赏,封龙应琪为晋王,副将君重楼为鄱阳王,副将伍云天为顺义王,副将陈国顺为昌义王,世袭罔替。同时以表做个好皇帝的决心,授以四王各掌东陵十万兵权的权利,并许下皇家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回兵权的誓言,以策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