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颠覆清朝的运动 > 第50部分(第1页)

第50部分(第1页)

采用主动打击敌人的策略方能奏效。”“说得好,这就是让先进的武器挥应有的作用。宋飞你差远了,说明你对现代战争还是一知半解。让你做军师就是既能知己又能知彼,为主官参谋好,而不是妄自菲薄。”

“是是是主公,属下愚味!”宋飞脸sè通红。邓子轩不客气道:“副总司令提出的主动防御战术很好,既然你熟读兵法,在战术上多多提供谋划。按照现在清廷的装备和战斗力,左宗棠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有一定的战斗力。左宗棠的人马留在了西部,你们主要对付的就是李鸿章的淮军。”

邓子轩接道:“江南大营的清军不用担心,这些满族老爷兵已经退化了,没有任何战斗力。但是一旦事变爆,江南大营近在咫尺肯定出兵。因此你们要集中力量一口气吃掉他们,即使吃不掉也要让他们吓破胆,在心理上让他们产生惧怕。就像他们惧怕洋人的洋枪队一般······。”

简单部署完,张满仓、宋飞回转金山岛,正式组建部队,吴保由于这几年在白虎寨搭理,有了初步的管理经验。ri后战事爆,他要担任治安工作,维护城内的安全,说白了就是jing察头子。邓子轩陪同陈锦膛,沿着上海城外围走了一圈,沿途查看了地形地貌。几天来,邓子轩向陈锦膛灌输了大量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增加他的感xing认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九月份。这天邓子轩在码头上送陈锦膛道:“陈兄,目前金山岛上,已经集中了5千人,炮兵团和步兵团先组建起来,至于骑兵团先把队伍建起来。”“主公,我们的战马才2oo多匹,数量远远不够哇!”“邓子轩笑道:“这个我替你想到了,一旦接到指令,你立即控制上海城和英法租界。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军营里有4oo多匹战马,城内外驻扎的清军有5oo多匹战马,你还愁没有战马吗?”

“是呀!我怎么没有想到那!这几天我还为此事愁那!”陈锦膛松了一口气。邓子轩接道:“新式步枪5ooo千枝,左轮手枪2ooo把已经转运到岛上,完全能满足组建部队之需。”“那些淘汰的洋枪怎么处理?”“把他交给吴保,ri后他组建治安部队使用。”陈锦膛似乎想起什么接道:“你认为张满仓不适合担任军事主官,他如何安置?”“让他担任军校校长,这家伙对于训练学员有瘾,担任这个职务很合适!”邓子轩笑道。

陈锦膛又松了一口气,这次组建部队没有张满仓的名字,他担心这小子闹情绪。陈锦膛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道:“主公,你扯旗造反后,我如何获得你的指令?”“我正要告诉你这件事情。年底一条上海直达广州的有线电报就会连同,这件事情是李鸿章亲自督办的。”邓子轩笑道。“哈哈,李鸿章真是干了一件大好事!你想通过电报出指令。”

邓子轩笑道:“正是如此,李鸿章担心英国人抢先铺设有线电报,所以他抢在洋人前面避免受制于人。李鸿章是出于军事考虑,干的很漂亮,可是他没有想到,这条电报线路是为我架设的。”陈锦膛笑道:“中堂大人的美意自然是心领了,主公你不去岛上吗?”“我要去福州一趟,尚虎率领特别支队前往福州已经有两个月了,我要去看看他们准备的怎么样。”

陈锦膛乘坐一艘货轮在金山码头靠岸,码头上张满仓、宋飞等迎接。望着他们挺拔的身影,陈锦堂眼睛忍不住有些湿润,多少个riri夜夜,多少次魂牵梦萦,不就是为这一天吗?他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的声响,仿佛看到曾经熟悉的战场。

cao场上庄严肃穆,一面鲜红的战旗迎风招展。士兵们队列整齐、威武雄壮。在阳光的反shè下,步兵炮熠熠生辉,暂新的制式步枪和刺刀,有喧宾夺主的气势。此时,陈锦堂大步流星的走上了号令台······。

第76章 提前准备

伴随一声刺耳的长鸣,列车缓缓启动,邓子轩与两名jing卫踏上南下之路。早在一个月之前,玫瑰庄园护卫队队长尚虎率领3oo名属下前往福州,走后留下的空缺被吴保接管。虽然是初秋季节,可是江南原野仍然是郁郁葱葱、显现着迷人的景sè。

上海至福州的铁路自通车以来,9个多月时间运行良好,尤其是巨大的经济效益,令世人刮目相看,由此更加促进了清廷对铁路的重视。尤其是满清官吏,态度几乎一百八十度转弯,纷纷上奏要求在直隶境内修建铁路。他们以维护京城安危为由,在朝堂之上形成了某种共识。

邓子轩获知,西洋列强各国纷纷要求清廷开放其境内筑路权,如此丰厚的利润洋人是不会袖手旁观,等闲视之。开放大清国境内筑路权,别说满清大吏,就是李鸿章、左宗棠等汉人官员也不会同意。铁路线的重要涉及到国家的安危,他们绝不会让洋人参与进来。

西洋各国达不到目的,必然要采用武力威胁。历史的轨迹由于自己的蝴蝶效应,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也就意味之很多新的变局会随时出现。列车在原野上奔驰,虽然度只有三十多公里,可是贵宾车厢内初次乘坐火车的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仍然犹如参观大观园,出不同声音的嘈杂,数次打乱邓子轩的思维。

此趟列车,共有六节车厢,三节客车厢、三节货车厢。据说若想乘坐这趟列车,至少要提前半个月购买火车票。眼下火车票本身就昂贵,现在居然被需求者炒高了十来倍。不少慕名而来的达官贵人为了能乘坐火车,干脆住在上海或者福州城等候,可见他们的热情有多高,这种需求大于供的局面,恐怕要持续很长时间。

这条铁路线,由于蒸汽机车工厂制造度的缘故,眼下只有六辆火车头行驶在这条空前拥挤的铁路线上,每天分三队分别从福州、上海不同方向对开。邓子轩从窗外收回眼光,望着鼓噪的旅客,又陷于某种思维。大清朝风起云涌的大办铁路,如果洋人分不到一杯羹,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那?

这个世界利益代表一切,洋人是绝不会希望大清国ri益强盛,这是西洋各国普遍的共识。一个懦弱的、随时可以啃一口的大清国这块肥肉,附和他们的利益。由此判断,法国人吞并安南,谋取西南的利益就会提前动,因为这是法国zhèngfu的国策。他们不仅垂涎安南、更垂涎大清国的西南各省。在亚洲从新瓜分殖民地,法国人已经具备条件。

大清国出现的洋务运动,已经远远出了洋人的承受力。下一步西洋各国肯定要采取对策,如何谋取更大利益,洋人之间会达成共识。如此也就意味着,法国人在安南肯定会采取强大攻势。其实邓子轩不知道,在英国伦敦召开了英法两国高层会议,英国内阁完全同意法国人在安南采取军事行动,与此同时,法国人组建的远东舰队和远征6军部队正在向亚洲而来。

列车到达杭州,在此要停留一个小时。按理说杭州城是一个大站,肯定会上下旅客。可是乘坐的旅客几乎都是观光客,因此在杭州站没有上下旅客,只有装卸货物。由于装卸货物要耽搁时间,因此要在此耽搁一个小时时间。列车刚停稳,一列对开的火车也进站,站台顿时热闹非凡。

此时站台上各种小吃比比皆是,各种贩卖土特产的小贩更是遍地都是。邓子轩与两名jing卫下车。捡了一处干净的小吃摊坐下来,接着饱餐一顿。邓子轩观看热闹的场面,心里感叹:这条铁路线开通,不知道解决了多少人的生计问题,真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在福州马尾工业区东侧闽江北岸一个不起眼的渔村,一座僻静的四合院内。院内堆满了大箱子,一群青壮汉子正在拆卸箱子。不一会儿众多木箱被解体,里面露出暂新的炮管、轮子和火炮其它部件。尤其是睁明瓦亮的炮弹格外显眼。另外还有暂新的步枪、左轮手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