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外历史是什么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年轻排长顺着地窖开始向里探索,大约半盏茶的工夫,年轻排长就爬了出来。

“报告团长,我们这次发大财了,里面除了哪个我们没有找到死在里面的县官外,就是十多箱金银珠宝了,呵呵”,被火把熏成花脸的年轻排长啥笑着汇报。

“恩,你带人下去,把东西都给我抬到大堂去,尸体就拖到外面埋了”,王聪儿没有任何表情的命令到。

没多久,全部十二口木箱都被抬到大堂内,接着大堂周围的火把,王聪儿命人把这些箱子一口口的全部打开。年轻排长说得没错,十二口箱子除了满装着十箱子银子外,还有一箱子金元宝和一箱子珠宝。除了王聪儿,刘之协等一干人看得直流口水。

“乖乖,这么多。我老刘一辈子还没见到过这么多珠宝。难怪别人都说这个县老头特别能捞银子,想不到现在全部都落入了我的手中”,刘之协边说边就要去摸。

“好了!这些东西都不许动,等大部队来了,一起充公!来人,把这些箱子都给我封好,抬到后面去!你带领你的排,给我看好,要是丢了一两银子,我拿你是问”!王聪儿对着刚才的年轻排长发布命令!“是!保证完成任务”!年轻排长坚定的回答。

“哎,老婆,大部队?这么说,我们只是前锋,这个事情我怎么不知道”,等人都走了后,刘之协抓住王聪儿的手问。

“哼,你看你刚才哪个熊样,真是见钱眼开啊”!王聪儿抽回自己的手转过身子。

“呵呵,老婆,你也知道的。我好久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了,一下子不习惯。况且,我们以前一直是小打小闹,这次好不容易抓条大鱼,难免吗。你看,我现在不是改过来了吗”,刘之协耍着赖皮。

“好了,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个样子。不是我不告诉你,你那张破嘴巴,等知道了,还不早嚷嚷去。这次我们攻打郧西,确实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一个主力师,准备经过郧西去攻打襄阳”。王聪儿不想没完没了的闹下去,正经的说。

“攻打襄阳?那里可有清兵的两万多人马。况且,清兵还可以从东部派援兵过来,一个师够么”?对于派一个师的兵力去攻打有重兵把守的襄阳,刘之邪还是觉得不妥。

“我一开始也觉得很不妥,后面我想了下,大概有两个原因吧。你也知道,现在我军在南边已经完全控制了长江以南,清兵把全部兵力都撤退到长江以北,希望依靠长江抵抗我军的进攻。这次,我刚得到的情报,丰绅殷德也学乖了,不顾一切的征集兵力,只要是男人,只要能走,黄河以南几个省的男人都被他从家里往长江边上赶。一方面,从这些人中选出适合当兵的人把守各处,另一方面,把剩下的人都集中起来,修建工事和炮台。听说,现在丰绅殷德手下的兵力从一个月前的23万人,一下子猛增到二百万,而我军在长江以南不过二十万”。王聪儿无不忧虑的说。

“呵呵,老婆啊,这你就不懂了。丰绅殷德刚征集起来的这些兵,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足称道。只要我军集中兵力选择几个突破口,那么丰绅殷德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刘之邪笑着摆摆手。

“可这一百万也不都是乌合之众。嘉庆看见长江以南被我军攻占后,又派了不少八旗和绿营,加上各地的民团。现在丰绅殷德手下真正可用的兵力也绝对超过80万,看来这次清庭是下老本钱了”。

“恩,那也是,原来丰绅殷德在湖北老征召不到兵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军快速攻占了西南个省,现在从长江一北到黄河以南都还处于他的控制之下,况且各地还没有出现逃难的人群,使丰绅殷德能够很容易的征兵。不过,老婆,你刚才说主力师去攻打襄阳有两个原因,那还个原因呢”?

“其实两个原因,也只是一个原因”,王聪儿笑看着刘之邪的啥样。“丰绅殷德集中这么多兵力,给我军顺利攻占长江以北增加了不少压力。但是,我们这个地方可是在长江以北,而且我们的后面就是在四川驻扎的第三集团军。他们可以通过我们这里源源不断的向东开,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现在我军去攻打襄阳,我想是处于另外一个考虑,那就是牵制丰绅殷德。利用第三集团军攻下整个湖北,如果丰绅殷德来救援,那么他就不得不从长江沿线上抽兵,如果他不来救援,我军在攻占湖北后,就等于渡过了长江。这样,位于湖南江西一带的第一集团军就可以顺利的渡过长江。丰绅殷德在整个长江上的布局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这就要丰绅殷德去怎么选择了,呵呵”。听到这里,刘之邪的眼睛越睁越大。

“哈~!想不到我老婆分析得如此透彻。不过,第三集团军不会只派一个师进入湖北吧”?

“哎,说你傻,你还真傻到底了!”王聪儿笑骂到。“你得想想,除了我们这个地方,还有三峡啊,那里不是路么”!

“我傻?!好,你敢骂我傻!看我今天晚上不好好教训你”!刘之邪一把抱住王聪儿坏笑着往后院跑去……

第二天一早,独立团就把安民告示发了出去,和安民告示一起发出去的还有征兵告示。这次只所以这么急着发出征兵告示,一方面是给独立团扩充人员为以后的大规模作战做准备,另一方面,根据第三集团军的要求,独立团和各根据地以及在湖北各个地方的地下组织,必须保证第三集团军有充足的新兵补充队伍。

告示贴在郧西县东门外的城墙上,由于独立团在郧西一带经常活动,独立团的各种政策已经被当地居民所熟悉,再加上昨晚的行动并没有使郧西城内的民众大量逃亡,所以,告示一发出就引来许多人前来观看,其中多半是年轻人。

“哎,哎,那个上面写的是什么啊”?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小少年用手指着征兵告示问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

“哦,哪个啊,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事情”,中年人摸着下巴不多的几根胡须说:“哎,想不到这年头,当兵还有这么好的待遇。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军饷,好啊。小伙子,去干吧,说不定还能当个大将军出来呢”,中年人边说边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这么说,这是独立团征兵咯”?小少年转过身追问远去的中年人。

“是啊”,中年人已经远离了人群。

听见中年人如此一说,很多不识字的人一下子涌到征兵处(其实就在城门口摆了两张桌子,另外加上八个人),使本来就有些拥挤的征兵处更加人满为患。

“都别挤,一个个的来,我们这次要征召很多新兵,有的是名额,大家不要担心”,说话的正是独立团团长王聪儿,由于是第一次在县城里征兵,王聪儿放心不下,就自己带着人亲自来了。

“什么名字?年龄?家有几口人?家有几个兄弟”?王聪儿低着头询问站在桌子前的一个衣着褴褛的年轻人。

“回老爷的话,我叫二狗子,听我妈说,应该25岁了”,年轻人摸摸自己的头想了半天回答道。“我家,总共有三口人,我爹,我妈,加上我,刚好三个人,呵呵。家里面我没有兄弟,就我一个。老爷,我可以当兵吗”?年轻人似乎有些傻气。

“不好意思,按照规定,年龄必须满18岁,并且不能超过22岁,而且,家里面必须有一个兄弟,否则,我们不能征召你为新兵。所以,你还是好好的呆在家里侍奉你的父母吧”,王聪儿无奈的摇摇头,叫下一个上前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