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外历史是什么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是的,其实这个年月,要想在渡口上混,而且就那么一艘船,没有关系肯定是不能的。如果我猜得没错,你们应该是买药刚回来吧”,朱涛笑眯眯的说。

“兄台真是好眼力,哎。这次清妖围剿得太厉害,兄弟们伤亡太大,很多兄弟因为没有药都死了。在湖北这边买药比较困难,而且买了运回去也不容易,所以总教师就叫我去长沙买药了,想不到竟然在家门口出了事情。不过,只要过了宜昌,我们就到家了”,王三说到这里才他头抬起来。

“公子,多邀功是什么意思啊”?龙行天对于清兵为什么不在荆州城内动手有些不解。

“这位小哥,那些清妖都他妈的不是人养的,他们想在半路上截杀我们,然后再杀些百姓一起回去,这样他们就可以多领赏了”,王三气愤的解释。

“啊,公子,是这样吗?那他们还是军队吗?这和海盗有什么区别啊”!龙行天彻底震惊了,他实在想不到天底下还有以杀百姓充数的军队。

“兄台要去襄阳,应该不是接家人这么简单吧”?对于朱涛的目的,王三还是不怎么放心。

“王兄不要怀疑,我去襄阳就是去帮你们的。刚才我的火器你已经看见了,而且,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清兵会马上有大行动,情况十分危机,希望王兄能带我去见你们的总教师王聪儿”。这个时候,朱涛才说出了自己的一点目的。

“兄台对我有救命之恩,面见总教师一事不是我说了算的,要看总教师是否同意,不过我会把这一情况转告给总教师,结果如何,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王三打起了哈哈。

“这个当然,多谢王兄引见”。

3月20日,朱涛一行三人在王三的带领下顺利抵达湖北襄阳,但此时,由于清兵的围剿,起义军已经撤离襄阳到达十堰,24日,在冲破清军的重重封锁有,朱涛才进入十堰城。两天后,清军西安将军舒亮带领三万清兵和两万多团练把十堰城团团围住,整个十堰城危在旦夕。

“王兄,你今天务必带我去见你们的总教师,不然就来不及了。我这里有一万两银票,愿意献给你们,作为贵军的军费”,朱涛好不容易在一个帐篷里找到王三,拿出敲门砖。

“那好吧,我去问问总教师,不过现在情况危机,不知道总教师有没有工夫”,面对一万两的银票,王三答应帮下忙。

“多谢王兄,我这里还有破敌之策,希望王兄一起转告”,朱涛拿出起义军渴望的破敌之策,其实朱涛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为了见王聪儿朱涛只有赌一把了。

下午,在一万两银子和破敌之策的诱惑下,朱涛一人来到一个院子里的正堂内,从进出院子的人来看,这里应该是起义军的总部了。王聪儿在正堂侧面的一个小房子里接见了朱涛。

“多谢公子对我们白莲教的资助,我代表整个起义军感谢公子的帮助”,刚走进门,就看见一个头戴红色围巾的年轻女子向自己见礼,唇红齿白,青眉稍弯,玉面微笑着看着朱涛,一下子竟让朱涛楞住了,要不是她的腰间挂着一把长剑,朱涛实在不敢把她和起义军的首领两个字联系起来。“坐着的这位是姚之富元帅”,王聪儿向朱涛引见一位坐在太师椅上的白发老者。

“在下朱涛,南洋人,拜见王总教师和姚元帅”,收回神来的朱涛忙把两手一握见礼。

“朱公子快请坐,来人,上茶”,王聪儿找了个椅子让朱涛坐下。

“哦?公子是南洋人,我听说那里已经成立了一个什么中华国,而且还是中国人弄的,有这么一回事吗?我还听说,他们的哪个皇帝,不,好象叫主席的人也姓朱”,虽然身在鄂西,但长期从事宣传与组织工作的姚之富对信息的收集能力还是很有一套的。

“是的,元帅说得不错,他们的主席是姓朱,正是在下”!朱涛现在已经是完全豁了出去,只有亮出自己的身份,才能让对方完全相信自己。

“哦?公子就是整个南洋国的主席,在下眼拙,多有得罪,还希望公子多多海涵”,对于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人,王聪儿急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向朱涛行礼。

“不过我又听说前一阵子,你们派人去北京称臣了”,姚之富保持了绝对的冷静,并没有什么吃惊的举动,虽然的心中此时非常不平静,但多年的经历让他不得不首先相信怀疑。“况且公子说是南洋国的主席,有什么东西能证明吗”?

“看来元帅还不相信在下,我这里有广州华夏银行行长写给武汉龙华商行的一封信,龙华商行在武汉的实力,我想元帅应该有所耳闻吧”,对于姚之富的怀疑态度,朱涛想到了那封信,幸亏当时没有烧掉。

姚之富从朱涛手中接过信慢慢的看起来,脸随着信上的内容慢慢的舒张开,读完信后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到朱涛的面前竟然单膝跪下行礼。“老夫刚才多有得罪,实在是无奈之举,今见公子,真是三生有幸。不过公子只身前来这里,实在是非常的冒险。不瞒公子,现在清妖七万大军已经把整个十堰团团围住,同时还在西北方向设置了好几道防线,防止我们西去”,姚之富稍微介绍下眼前的形式。

“元帅是个爽快人”,朱涛扶起姚之富后继续坐好。“我也不隐瞒元帅和总教师,这次我来这里,是想联络贵部共同商讨反清大业。前向我派人去北京,则是为了取得乾隆和嘉庆的信任,等时机成熟就马上北伐”!朱涛的目的终于水落石出。

“不过朱公子,你们在南洋的实力我们也早有耳闻,现在我们的情况我想公子也非常清楚”,王聪儿说到这里顿了顿,用眼睛看了看姚之富,这一个眼神并没有逃过朱涛的眼睛,‘看来姚才是真正的当家人’,朱涛默想。“就我们目前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十堰城随时可能被清兵攻破,公子找我们是否选择错了时机”。

“总教师说得不错,就目前的局势来说,起义军确实处境比较危险。但是,根据我掌握的情报,在整个湖北地区,有超过20万的起义军,而清军则不过15万人,从人数上起义军是占优势的。就目前来说,起义军之所以处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兵各处,各不统属,大家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这才是主要原因。其次则是和清兵打阵地战,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方面,清兵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使清兵在人数上占优势,其实清兵的装备和人员素质都要比你们要好。总教师和元帅不要生气,我说的都是实话”,朱涛从战略上分析了起义军屡次失败的原因,对于前一点,王聪儿和姚之富是深有体会的。在整个湖北地区,名义上两人是最高统帅,但真正能够听从自己指挥的白莲教教徒不过总数的13。各个掌柜都把自己手下的白莲教教徒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如果不是自己的威望,象这次西进行动根本不可能展开。

“公子是爽快之人,确实是如此,去年七月,由于四川的义军被围困,我和齐夫人(王聪儿是齐林的妻子,齐林被捕杀时,她藏匿于郊外青莲庵中,幸免于难,起义时,被群众推为总教师)派几万人过去解围。但这次清兵围剿我们,四川和陕西的人没有派一兵一卒过来帮忙。就是在湖北这边的其他教徒,也是能躲就躲,这样子,才出现了目前的局面”,姚之富见朱涛已经把话说破,也不在护短。

“所以,我建议贵军先不要急着西进,经陕西去四川,应该留下来整编整个湖北的广大教众”,朱涛提出建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