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之大民国免费阅读 > 第72部分(第1页)

第72部分(第1页)

“厚黑教主,原来是他啊。”

沈瑞麟心中叹了一声,这人他所知不多,但是在四川却颇有名气。一身才学,颇为精通中国传统学问,同时也通西学。当过官却辞了,宁可做蜀地一个闲人。他写过一本书,名叫《厚黑学》,也正是因为此书得名。世人不解真相,都说此人脸厚心黑,虽然乐看他的书,却不敢与他为伍。沈瑞麟也看过他的书,不过只翻看过几页而已,那是在赵书礼的书房。此人的书倒也有些意思,但是在沈瑞麟这个前清举人,本身就有深厚国学功底的人看来,不过平平无奇,因为他看的前几章中叙述的是宋江等人的成功,讲宋江的厚是仁厚忠厚,而不是脸皮厚。到后来他的文风才一改,变成用戏谑和调侃来阐述大道理,那个厚才变成了脸皮厚之厚。

“你想不想成功,成名?”

沈瑞麟听到那厚黑教主问一个清秀青年道。

少年回答想,教主又道:“那你就骂人,要想成功、成名,就要骂人,我就是骂人骂出名的。你不用骂别人,你就骂我,骂我李宗吾混蛋该死,你就会成功。不过,你的额头上要贴一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纸条,你的心理要供奉我厚黑教主李宗吾的牌位。”

“面上要挂大成至圣先师,心理要挂厚黑教主排位”这倒有些意思,大成至圣先师沈瑞麟这个举人自然是尊崇的,当年不读他的书考不上科举。孔子在过去就代表光明正义伟大,而厚黑就是说要做事不择手段,按照这点来说李宗吾的话到有几分道理。这不就是古人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吗,得民心就要标榜正义,但仅此还不够,宋襄公倒是够有仁义的名儿,但是太迂腐还是失败了,因此既要得民心还要会玩手段才能成事。这厚黑教主倒是用这厚黑的道理,阐述了这样的大道。

厚黑教主一直在唾沫乱喷,沈瑞麟越听越有味道。

“厚黑之学乃是大道也,孔子见之曰仁义,老子见之曰道德,孙子见之曰妙算,这万事万物无不能以厚黑盖之矣!”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纲,这话不假,因为所有的道理都能用哲学来阐述。而哲学又分不同的流派,每一派都自成一体,都能用来解释道理。厚黑学既然已经是一套完善的哲学,那么他自然也能概括万事万物。

但沈瑞麟可不懂厚黑学,他心里笑着,这丫也太能侃了吧。

果然那个青年跟他想的一样,哈哈笑道:“教主你牛皮吹破了吧,既然你的厚黑学这么厉害,那为什么你这么失败,做官做不成,做事每每失败,你的学生本领都还比你大,你每每还要吃他们的亏?”

厚黑教主哈哈笑道:“此话差矣。凡是发明家,都不可登峰造极。儒教是孔子发明的,孔子登峰造极了,颜、曾、思、孟去学孔子,他们的学问,就比孔子低一层;周、程、朱、张去学颜、曾、思、孟,学问又低一层;后来学周、程、朱、张的,更低一层,愈趋愈下,其原因就是教主的本领太大了。西洋的科学则不然,发明的时候很粗浅,越研究越精深。发明蒸汽的人,只悟得汽冲壶盖之理;发明电气的人,只悟得死蛙运动之理。后人继续研究下去,造出种种的机械,有种种的用途,这是发明蒸汽、电气的人万万没想到的。可见西洋科学,是后人胜过前人,学生胜过先生;我的“厚黑学”与西洋科学相类。我只能讲点汽冲壶盖、死蛙运动,中间许多道理,还望后人研究,我的本领当然比学生小,遇着他们,当然失败;将来他们传授些学生出来,他们自己又被学生打败。一辈胜过一辈,厚黑学自然就昌明了!”

青年又道:“你把厚黑学讲得这样神妙,为什么不见你做出一些轰轰烈烈的事情?”

教主道:“我试问:你们的孔夫子,究竟做出了多少轰轰烈烈的事情?他讲的为政为邦,道千乘之国,究竟实行了几件?曾子著一部《大学》,专讲治国平天下,请问他治的国在哪里?平的天下在哪里?子思著了一部《中庸》,说了些中和位育的话,请问他中和位育的局面实际安在?你不去质问他们,反来质问我,明师难遇,至道难闻,这种‘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子,你听了还要怀疑,未免自误。”

听到这里沈瑞麟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儿,本以为只有北京人能吹牛,没想到在四川遇到宗师了,此人值得认识一下,起码也多一个乐子。

于是走上前去,抱拳道:“闻听厚黑教主高见,真是五内鸿鸣,颇有感触啊。”

“你能得个一星半点也算入道了,善哉善哉!”教主笑道。

※※※※※※※※※※※※※※※※※※※※※※※※※※

这章引用了厚黑教主作品中的一些内容,特此声明,教主大人已经归天了,应该没人告我抄袭吧,哈哈。同时求票票啊,各种票票啊。

一百二十三节 厚黑教主(2)

时间已经不早,沈瑞麟借故邀请李宗吾小聚一聚,李宗吾乐得接受。

两人找了一个饭馆,要了个包间开始天南地北的畅聊起来。

“大凡行使厚黑之时,表面上一定要糊一层道德仁义,不能赤裸裸的表现出来。就是要表面仁义道德,背后阴险毒辣方才能成就大事!”

教主大口的嚼着炒腊肉,嘴里喷着唾沫星子,言性大发。

沈瑞麟道:“那么您看蒋介公如何?”

“这个人啊,占据中央大义名分,相当于糊上了一层仁义道德。北伐军进上海的时候,恰逢上海大亨张嘉璈母丧,为笼络上海财阀之心,此人上门跪在地上纳头就拜,全然不顾及身份可谓皮厚。之后排除异己发动整变干脆利落,可谓心黑。即心黑又脸厚,所以此人才能做到如今之大位。”

“那你认为此人能成事了?”

李宗吾喝了口酒,不再吃了,撸起袖子开始了长篇大论。

“非也,后来北伐成功后,此人大有一副唯我独尊之势,行事开始独断专行,在上海勒索抢劫,舆论评论他也毫不在意,不在伪装道德仁义。单论此点,比之致死不称王的曹操就落了下乘,此人要是拜于我厚黑教主门下,倒是大有可为。到后来他胜桂系,败冯系,逼的其人留洋,却是斩草不除根,心黑却不够彻底。难成大器,难成大器啊。”

这评价倒有点意思,沈瑞麟又问道:“那教主观乎塞北赵良悟何如?”

“这个人吗,现在正倡导和平谈判迎合民心,这仁义道德有了。观其起步,先投徐树铮,又靠马福祥,最终夺了马家军的绥远,借口英国人刻薄南洋人,实际却是为了勒索钱财,心黑是有了。标榜实业救国,实乃是发展自己,即是救国为何把钱物都往自己地盘上聚拢,不去关心天下百姓,他赵家也是大建产业,这脸厚也有了。可惜心黑还不彻底,打败奉系何不仰仗日本人占了东北,脸厚也不彻底,即是为了聚敛钱财发展地盘,却只肯鼓励中国人投资兴业,洋人才是真正有钱的主儿啊。所以此人只能比孙权,割据一隅足以,图谋天下则不足。”

想到自己的上司被人如此评判,沈瑞麟心中竟生出一种莫名的快感。

继续探讨其他诸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