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步步惊清免费阅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飞,不必进宫应付皇太极。这个吴三桂可以说更胜于三国枭雄曹操,她这辈子毁在这个男人的手里。

所以外人看到的所谓恩爱只是一个假象,陈圆圆已经恨透了吴三桂这个男人,可是说给谁听谁不信,到最后陈圆圆还得自己承认独爱吴三桂,每每想起这些事,陈圆圆都愤恨不已。

康熙瞥见这平南王妃脸上复杂的表情,就见她那融融的秀色中泛出一点点清愁,康熙越发的觉得她和皇后赫舍里眉目相似的很。

“妾身被卖到青楼以后,因为长了一张圆脸所以不受妈妈肖半月的喜欢,您听过肖半月吗?”陈圆圆搭了一句闲话。

康熙仔细一看,原来是慈宁宫给孝庄太后送御膳的太监从此路过,他心中暗叹,这平西王妃还真是观察入微,心思细腻不同凡响,于是浅笑道:“这朕就不知了。”

“这肖半月是半月楼的主人,也是秦淮八艳的主子,她长的妖媚动人,国色天香,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最拿手的就是下棋,所布的珍珑局,天下才子望尘莫及。”陈圆圆低声说,她在寻思这怎么往下说,这慈宁宫的太监他就不听了,就走人了,于是陈圆圆就开始一一介绍。“我到了半月楼以后,因为年纪尚有,看不出出落得如何,所以肖妈妈就让我伺候其余的红牌,其中有一个就是柳如是。”陈圆圆笑道。

因为那慈宁宫的太监死死地盯着她,她不敢再说自己与皇后赫舍里的母女关系,她得知康亲王买通吴三桂要拿她的女做文章,就巧言令色的哄着吴三桂跟到了紫禁城。

这些年要说不恨吴三桂那是骗人的,可是她一介女子,柔弱无力,根本无法跟枭雄吴三桂抗衡。所以陈圆圆只能利用自己的美色屈从吴三桂,还好吴三桂的妻子,祖氏颇为贤德,以至于陈圆圆这些年过很是平静。康熙见来人不肯走便问道:“王妃姿色如此出众,怎会沦为丫头?”

陈圆圆浅笑道:“妾身命薄,这丫头不过就是丫头罢了,也没人怜惜过妾身的过往,倒是我家小姐其一柳如是颇为有名。”

她记得史料上记载: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子龙情投意合,但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柳如是悲痛之余,也就没了着落。柳如是泽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二十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谦益娶了柳如是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但实际上柳如是嫁给这钱谦益以后不久,钱谦益就死了,柳如是就带着女儿逃到了台湾,好像嫁给了沐家的人,这沐家和郑家是控制台湾的两大家族。郑氏是主控台湾之人,所以沐家虽有爵位,但实际上没什么权利,这一点陈圆圆打算告诉康熙,并且要找一个不着痕迹的方法告诉康熙。

因为她的女儿已经嫁进紫禁城,这是她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她这辈子最重要的人,虽然说作为母亲她无法照顾自己的女儿,但是她能做的都会做,包括付出自己的性命。

康熙咳了咳说:“平西王妃长话短说吧,皇后还在等着朕。”

“妾身伺候的最后一个人就是董小宛,那一年肖半月嫁到了台湾郑家,嫁给郑成功做小妾,那年郑成功已经年过五十,肖半月也已经二十八岁,再也耽误不得,她把半月楼卖给了江南富商李正阳,此人是个颇好风月之人。

李正阳终日于其堂妹李香君,在半月楼头喝酒。李香君也是秦淮八艳中,唯一非贫苦出身的女子。李香君还未嫁就克死相公,便被其父赶出家门,随后依附李正阳。”陈圆圆笑道。她说话间就引出了施琅和李香君的关系,施琅是李香君的丈夫,李香君在扬州屠城之时,逃去了台湾,嫁给台湾的一位将领施琅。

众人只知道他是祖籍福建省龙湖镇衙口。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这是别人知道的,但不知道的就是此人也是与半月楼密切相关的人之一。

但李香君嫁给施琅以后,多次冲撞肖半月,她年轻气盛,总是看不上肖半月这个青楼出身的女人,可是她似乎忘了,自己也曾经沦落青楼。李香君和肖半月的矛盾,主要还是源自郑克臧和郑克爽的嫡庶之争,郑克臧为人颇为持重,所以并不如郑克爽讨太妃肖半月的欢喜。康熙听到这里,感觉到这平南王妃有意无意的,在提醒自己一些至关重要的人物关系,康熙听着听着,就听出陈圆圆的画外之音,她是在跟自己说台湾郑家的事情:郑成功的十个儿子面和心不合。

郑氏王朝盘踞台湾多年,收复台湾一直是大清列祖列宗的心愿,也许过了今天就可以达成此愿,只不过这平西王妃对他说这些的目的,难道只是告诉他台湾郑家的事情吗?

“郑经王爷已经多次随靖南王去平西王府饮宴。王爷逼迫妾身陪之饮酒,妾身偶尔听到这靖南王说起康亲王的一些事。”陈圆圆切入了正题,这才是今日的关节之处,她进宫的目的。康熙被震了一下子,脸上流出细汗,他居然容得下这四只老虎盘踞在他的天下之间,这太危险了,台湾郑家离京城遥远,又在海外,所以康熙一直没怎么寻思过,倒是皇后赫舍里一直在说三藩离得太近,南疆不太保险。

康熙总觉得这位皇后有些杯弓蛇影,赫舍里这女子,有她的优点,也有她的缺点,他的皇后的优点就是洞察巨细,什么地方都可以想得到,缺点就是一味的追求一种绝对的周全,事事小心谨慎,打不着边的事情都在寻思,疑心病大了一些,这是康熙故去的认知。

可现在看不是皇后多心,而是自己不够用心,如果不造作筹谋,只怕这江山就不是爱新觉罗氏的了。到现在康熙终于明白,平西王妃来此的目的,她来此必然和皇后有关。

☆、第 41 章

“平西王妃,却不知康亲王何以与靖南王常有来往?”康熙低声问,赫舍里日前说过要她小心康亲王杰书,康熙问及赫舍里小心什么,而后赫舍里提及耿精忠和吴三桂,康熙反而担心福全和科尔沁亲王岱山。

不过当时赫舍里倒是也说要小心西北的变故,并且劝他得饶人处且饶人,如今不是手段风雷就可以御动天下的,因为现在有一个康熙很不愿意面对的状态就是臣强主弱。

这种局面,他不仁慈也要仁慈,他到想用一些风雷手段,只是根本就不能施展,不动那些人谋反的时候也许还会蓄谋一下,他还能争取到一点时间,如果说他用了风雷手段,那么天下覆灭就是眼皮子底下的事情,康熙每每想到此处,就有一种心乱如麻的感觉,康熙在这一刻,想到当日赫舍里重归坤宁宫的那一天,那日赫舍里说了很多话,这些话康熙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当日赫舍里说:“皇上,臣妾虽是回来了,可是你我的境况,目下并不好,可以说是腹背受敌。”

康熙问她为什么如此战战兢兢,赫舍里就拿出一副版图,这个版图让康熙想到慈宁宫里的一幅画。那幅画并不是一副,而是十三副,而且画的都很诡异。康熙问过老祖宗那是什么画,她默而不答,康熙而后又问过赫舍里,赫舍里的表情跟老祖宗几乎一样,都是凝重之余带着恐慌,再不肯多说一个字,是他太笨了,还是这些女人太聪明。

康熙有些头疼,故之帝王最惨的莫过于上面有一位看不通透的太后,旁边有一位弄不明白的皇后,可是都给他遇上了。

于是康熙看向面前的平西王妃,他冷声问:“你为何不答?”

陈圆圆浅笑道:“妾身不知道,我只知道,靖南王和康亲王交往甚密,之余他们有什么必须来往的原因,妾身不知道,所以更是不能妄加揣测。”

陈圆圆知道妄论是非的后果,也知道一个人不能困在一件事情当中,否则的话就会作茧自缚,所以她只是给康熙爷提个醒,毕竟他是赫舍里的夫君。

康熙耳朵根子都有些发疼,这些日子,他整日的不得安宁,也不知道是不是病了,他总是能听见,康亲王在和别人密议如何谋反,康熙每每听到这些,就觉得自己是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可是目下康熙觉得,他怀疑的并没错。

“平西王妃,朕就问一句,老祖宗找你去慈宁宫做什么?”康熙颤声问,他有些个失去冷静,不管是谁摊上他目下面对的这些个事情,都不会如何淡定的。

“皇上,妾身劝您一句,知道有时候还不如不知道,但妾身会告诉您我所知道的。”陈圆圆沉声说道:“日前康亲王给平南王递了一封信,说是要他帮助老祖宗废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