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成为崇祯以后百度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我叫过城中的百姓询问,才知道贼军在昨天就离去了。我不仅对贼军、对张献忠表示钦佩,张献忠确实狡猾如狐,每一步都比我快那么一点点,很显然这都是他算计好的,先是在河边设伏,给我一个天大的刺激,让我不敢过分逼近,不能近距离的观察军情,然后借这个机会把部队拉走,让我在这里跟稻草人对峙,如果不是小鸟揭穿了这个布局,我恐怕又被张献忠给甩下了。

有时候,历史充满了偶然性。自从张献忠的人马离开南阳后,天气始终不好,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张献忠选择的东进路线都是小路,连日的阴雨把原本通畅的山路变的泥泞不堪,成为最难走的道路。在行军中,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一旦疏忽,就会顺着湿滑的山坡滚入山谷。

张献忠所部的行军速度因为天气大大打了折扣,可这还不是让张献忠难心的地方,让他感到闹心的是,在南阳夺得的军需物资因为道路的原因很难运输,他不得不把那些难以运输的都抛弃掉。

张献忠不断的派出人马打探官军的动向,开始两天的汇报让他沾沾自喜,得意的认为自己的计策骗过了那个年轻的皇帝,可是后来,他发现官军在以比他更快的速度赶上来,两军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小,最终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因为他发现自己跟官军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的不能让他从容撤退到东部山中了。

张献忠叫过刘文秀,道:“官军紧追不舍,我们如果继续东进,只会落的狼狈应付,我们不如分兵两路,我率领主力人马吸引官军的主力,而你则偷袭内乡,保证能打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张献忠倒不是想金蝉脱壳,他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多了,再也折损不起,他认为如果这个时候能攻打下一个河南东部的重镇,官军势必会分心,那么他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就十分容易进行了。

事情并不是张献忠想的那么容易,刘文秀的队伍天黑时抵达内乡城下,阵脚还没有站稳,官军就从城中潜出,偷袭刘文秀的大营,这是一场混战,因为刘文秀初到内乡,不清楚地形,加上黑暗中敌我不分,自相残杀者有之,损失惨重。

这次击败刘文秀的并不是真正的官军,或者说不完全是官军,张献忠的作为已经在中原大地传开了,那些没有家业的人自然高兴,希望张献忠能照顾他们一把,而那些家底丰厚的人则对张献忠如避蛇蝎,希望这辈子也别跟张献忠对面,不管任何时候,占有利地位的永远是那些有势力的人,所以各地的乡绅富户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纷纷组织乡勇保护自己的财产,很多人也对崇祯皇帝的政策表示了赞同,因为崇祯皇帝最起码还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

当张献忠的主力甩开官军前来接应刘文秀,才知道刘文秀大败,而且是被内乡的一千多人给打败的,这大大动摇了张献忠的信心,同时他得到消息,崇祯皇帝已经逼近内乡,他如果继续攻城,难免腹背受敌,可他如果不进攻内乡,那他来这里干什么呢!

张献忠决定退兵,仍旧贯彻他的流动作战方针,就在张献忠绕过内乡准备继续东进的时候,和始终快速行军的官军相遇了。

张献忠没有办法,他把自己的部队布置成一个方阵,将士们面向外,拼命抵挡着官军的进攻。双方都投入了大部分力量,完全是以命换命的打法。

张献忠被官军的打法给震撼住了,按照这个打法,即便官军能获胜,也是伤亡惨重的结果,难道崇祯皇帝疯了吗?

这种打法把所有人的血性都激发出来,全部都是机械性的战斗,每个人似乎都成了战斗机器,除非毙命倒地,否则就不会停止作战。

张献忠知道这种打法持续的时间一长,他的人马虽然能撑一阵子,可终究是要溃败的,他不想坚持这种没有前途的死拼作战,在顶住了官军三轮冲击后,他丢下主力,带着他的亲兵突出重围。他是聪明人,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放弃主力的话,他除了战死就只能成为官军的俘虏。

我双拳紧握站在高岗上,看着如此惨烈的战斗,我的心血早已沸腾起来,率领着最后的一千人的预备队冲入贼军的阵内,左冲右突,将已经混乱的贼军搅的更乱了。

张献忠的数万大军,几乎是全军覆没,官军取得了胜利,付出的代价同样是几万条鲜活的生命,此战下来,明军能战者,不足五千。

“皇上,贼首张献忠和少数贼军向东溃逃……。”明军打扫战场后,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张献忠早跑了,马上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崇祯皇帝。

我的拳头紧握的咯咯作响,没想到张献忠跑的那么快,我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仍然没能让他授首,不行,一定要把他干掉,否则过段时间他还能拉起一支队伍来,不把这只打不死的蟑螂消灭掉,我始终寝食难安。

第一五二章 【窝囊的会师】

皇上,前面那座山丘就算是伏牛山的一部分了,张献忠一旦进入大山,想要抓他非常困难。”明军侦骑向崇祯皇帝汇报着。

我看看雾气沼沼的山脚,可以想像山里面的雾气比这要浓厚的多,算是张献忠运气好,否则我现在就会下令进山搜索。

在将张献忠的人马击溃后,我只休息了一晚,便挑选了两千将士追击张献忠,一直追到伏牛山脚下才寻到张献忠的踪影。

“张献忠身边不过一百多人,这么大的雾气,相信他们也不敢进山,一旦迷失方向就是死路一条,他们一定在哪个地方眯着呢!传联的命令,在当地寻找熟悉地形的向导,等雾气消散一些后我们就进山。”

天近中午,浓厚的雾气逐渐消散,一个被征召来的向导听说官府要抓贼,来到崇祯皇帝面前道:“大老爷,如果想要抓到贼,我想还是从山里往外搜比较好,如果从山脚往山里搜,只会把贼人赶进深山,想要抓贼根本抓不到……。”

我觉得向导说的很有道理,当即在外围留下了五百人,另外的人马则跟随向导扎进深山,在张献忠不可能深入的地方开始向外搜查,张献忠那一百多人也不是小目标,除非他们化身为鼠兽,否则想要隐匿起来势比登天。

越往山里走雾气越大,我原本是想打草惊蛇,一边搜一边放枪,把张献忠赶出山,可是潮湿的雾气影响了火器的性能,十枪倒是哑巴了五枪,士兵们不得不放弃火器,抽出腰刀搜山。一名士兵一刀扎向草从,随之草从内发出惨叫声,把士兵吓了一跳,随即欣喜不己,因为崇祯皇帝说了,凡是能抓到张献忠的人,皆有重赏,即使抓到的是普通的一名贼众,都有一千两的赏银,外加官升一级,一刀下去有人声,他能不高兴嘛!

几个明军士兵也听到了草从内的声音,呼啦一下子围过来,没等他们喝问,草从内有人道:“别动手……我投降……。”随着说话声,从草从内钻出一个人来,神色慌张,衣衫槛褛,路膊上还淌着血。

我听说抓到人了,马上叫人提过来审问,一问,他还真是张献忠的人,不过跟张献忠走散了,不知道张献忠确切的位置,让我好生失望。

失望归失望,起码证明寻找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而且证明了张献忠确实没来得及往深山里跑,抓到他是迟早的事。

再说张献忠,此时的他就像是丧家之犬,在山里东扎一头,西蹿一下,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山里走,遇到了官军,不得不避开,往山外走,没有了山林的掩护,被抓的可能性更大,他不得不围着山脚绕圈子。

“西边怎么样?能出去吗?”张献忠见出去探路的刘文秀回来,问道。问完了,发现刘文秀的脸色不大对劲,追问道:“怎么了?”

刘文秀脸色铁青,大口的喘息一阵,说道:“这次要完蛋了,西边,西边来了很多官军,扯地连天,有几十万人呢!”

张献忠啊了一声,几十万的官军,看来这次他是插翅难飞了,怎么突然冒出那么多的官军?有那么多的官军,崇祯皇帝为什么还跟他拼命呢?“皇上,前面有动静。”天色即将要黑的时候,西北角传来了好消息,经过一番激战,抓到了十几个张献忠的心腹,逼问之下问出了张献忠的可能位置。

向导见大老爷不想出山,说道:“大老爷,天马上就要黑了,山里不比别的地方,晚上的雾气也很大,很容易迷路,请大老爷三思。”

我听了向导的话四下一看,果然,地上升腾起了淡淡的雾气,可是抓到张献忠的希望让我能顾得上这些嘛!“不要紧,我们人多,不会迷路的,来人,继续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