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成为崇祯以后百度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飧龇段вΩ霉挥昧恕?br>

白莲教已经占据了丹河以西的晋城,很有可能如崇祯皇帝所料占据挺进太行山的要地陵川,一定要在情报上建立预警,否则他的这五千人马兵力太过单薄,不足以对贼军正面作战。

侦骑出去不到半天功夫,就送回来一个让刘肇基感到压力很大的消息,白莲教两万余人,出晋城奔东方而来,不过现在还摸不准究竟是想挺进太行山还是有别的意图。

“再探。”刘肇基命令侦骑接着刺探后,在原地走来走去画上了圈圈,白莲教的两万贼军兵力不少,不知道是挺进太行山还是南下渡黄河进洛阳……。

“报,白莲教的贼军在丹河附近停下了,看样子是想渡过丹河……。”天黑的时候,侦骑再次送来了情报。

和吴三桂当初夺取荥阳一样,刘肇基也是头一次独当一面,而崇祯皇帝选他阻挡白莲教挺进太行山,看重的就是刘肇基的那种冲劲和勇武,有刘肇基阻挡白莲教,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挡白莲教挺进太行山,给崇祯皇帝腾出时间来。

可是刘肇基此时面对的是始料未及的情况,白莲教非但没有挺进太行山,然而下丹河,渡过丹河就是焦作新乡方向,显然也不是南渡黄河奔洛阳,唯一的可能就是北上或者南下。

刘肇基额头上的青筋都蹦起来了,这个情况摆在他面前,他该怎么办呢?是按照崇祯皇帝的吩咐固守陵川静待白莲教的贼军,还是相机而动呢?他的心里非常矛盾。

留给刘肇基思考的时间只有一夜,明天白莲教的贼军肯定会渡过丹河,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后果都极其严重。

“贼军的总兵力大概是四五万人,手中的兵器并不齐备,战斗力无法跟官军相比,分出渡丹河的人马是两万余人,加上去洛阳的贼军,留守晋陕交界的贼军,看来白莲教分兵只能是分而聚之,不会实行真正的分兵南下北上的策略……。”

刘肇基从白莲教的角度出发,分析着眼前的局势,如果他是白莲教的教主,分出东进的人马,绝对不会北上,分兵北上绝对是死路一条,那么东进唯一的可能是南下,而南下不去洛阳,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攻打开封牵制崇祯皇帝那方的兵力,围魏救赵解洛阳之围。

想到这,刘肇基的后背惊出一身冷汗,崇祯皇帝的策略是包围洛阳,将支援洛阳的贼军歼灭于途中,而白莲教的策略则是迂回包抄,一旦贼军拿下开封,就会挥师洛阳,反而将崇祯皇帝包围了,虽然开封城墙高厚,民众众多,可是事有万一,一旦形成那样的局面,崇祯皇帝的计划就破产了,处境将变的非常危险。

想通了这个关键,刘肇基强迫自己深呼吸几下,暗道:“此时派人通知皇上已经来不及了,战机稍纵即逝,自己这个在外的将领也只能根据战机的变化调整策略,相信自己的变通皇上肯定会赞同的,因为贼军分出这支人马,根本就无力北上了,阻挡住这支贼军的脚步,才能给皇上营造更好的围城打援计划。”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肇基当即叫过亲兵,吩咐道:“传令所有将士,即刻拔营奔赴丹河,一定要在天亮之前赶到。”

“操他娘的老天爷,这是存心跟我们过不去呀!”

“谁说不是……哎呀……我的马脚崴了……。”

在部队行进了二十里路程的时候,风云为之一变,下起了大雨,全军冒雨前进困难可想而知,尤其还要保护好火器弹药,困难程度非笔墨所能形容。

刘肇基骑在马上,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道:“不要掉队,一定要保持这个速度,也别让火器弹药沾了雨水,那可是我们保命的本钱……。”

天亮时分,刘肇基终于率领本部人马赶到了丹河东岸,面对着丹河猛涨的水位,他不禁大笑起来,道:“好,老天爷这场雨谁说下的不好,可见大明有上天庇佑……。”

刘肇基吩咐寻找一处隐蔽所在安营扎寨,等天晴的时候,贼军半渡之时率领全军猛攻,保证能打贼军一个措手不及。

正文 第一三六章 【幽灵骚扰战术】

可让刘肇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天晴的时候,原本应该出现在西岸的贼军,竟然全无踪迹,这让他心惊不已,难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当下命令侦骑仔细寻找敌人行踪,还让士卒冒着生命危险泅渡过丹河去西岸查看。

“什么?贼军已经渡河,可能到了柏山一带。”刘肇基双拳紧握,他没想到贼军预见到丹河水会猛涨,而连夜渡河了,“追,一定不能让贼军逃出我军的视线。”

刘肇基身先士卒,他知道只有自己做出榜样才能让下面的将士用命。跟着刘肇基身边的士卒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每到一处岔路口,总是可以发现一个“路标”,那是用草编制的,竟然跟侦骑侦查贼军的方向一致,而这个路标绝对不是明军侦骑的杰作。

刘肇基心中狐疑不已,他此时有些犹豫,难道是他想错了,贼军这是想引他入瓮,而这些路标又是哪里来的呢?

刘肇基本着试一试的想法,按照路标行进,他发现按照路标指示的方向,总是可以避开最为难走的路段,而且看起来还是抄近路。

前去探路的侦骑回来,刘肇基发现他们押着一个瘦小的人。“将军,就是这个小子在弄路标,我们抓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编呢!我看这个小子似乎是奸细。”

刘肇基一看,心说怪不得那路标总是挂在路旁的枝桠上,而高度则相对一样,不正是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翘起脚尖伸手所及的最高高度嘛!

看着面前的小孩子,刘肇基不太相信对方是奸细,见小孩子身上被荆棘划伤多处,马上叫过军医道:“给这个孩子瞧瞧,待会我要问话。全军不必停步,继续前进。”

刘肇基看着面前这个叫李定国的小孩子,问道:“你为什么要给我们指路,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知道我们再追什么人吗?”

李定国的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点头道:“我知道你们是官军,在追白莲教的人,我给你们指路,是想让你们收留我,我要当兵……。”当下,李定国就把自己的父亲因为什么而获罪,他怎么去求白莲教的教主等等事情讲述一遍,最后讲到偷出父亲李四的尸体火化烧掉后,不禁哭起来。

刘肇基没想到这个小孩子李定国竟然是白莲教中层骨干的子嗣,马上询问了一些白莲教的事情,可惜李定国年纪幼小,哪会知道那么多呢!能拼着小命从晋城出来,并且活到给官军指路这一刻,不知道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如果不是心中那股对白莲教怨恨的力量支持着他,他早就没命了。

刘肇基叹了口气,道:“说来我还要好好的谢谢你,没有你为我们设置的路标,我们会走许多弯路,你今年十四岁了吧!也不小了,如果不怕死,就跟着我吧!”

就这样,在追击的路上,站在刘肇基身上的士卒中,多了一个瘦小的身影,那就是李定国,尽管身体瘦弱,可是精神抖擞。历史就这样跟所有人开了一个玩笑,明末的少年军事天才李定国竟然就这么“出世”了。

张献忠率部连夜渡过丹河后,并没有按照徐弘祖的吩咐去夺取新乡,在他看来,夺取新乡虽然能造成白莲教极大的声势,但是实际好处一点没有,反而会暴露他们的意图,所以他想穿州过府,直奔黄河北岸的封丘,打算夺取封丘后,再渡过黄河打开封的主意。

“大哥,前面是一个小镇,要不要乐和乐和?”孙可望笑着问一旁的张献忠,他知道张献忠好色如命,只不过在徐弘祖面前收敛许多,此时离开了徐弘祖的管辖,他们兄弟说不得要阔绰阔绰了。

哪知道张献忠狠狠的瞪了孙可望一眼,道:“可望,现在是什么时候,不要说这些浑话,以前我们是怎么失败的,难道还想从死人堆里再爬出来吗?不要去想那些,女人什么地方没有,延误了军机会丢掉脑袋,命都没有了还怎么玩女人啊!”

孙可望嘿嘿笑了几声权当自我解嘲,虽然心中有些许不快但是觉得张献忠说的没错,此时还不是享受的时候,真是羡慕李自成啊!守着偌大的洛阳,估计黄花闺女都玩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