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笔趣阁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李氏犹豫一下说道:“好是好,只是后儿虎生就要赶去卖草药,咱们又要缝口袋,又要将药分精细,如何来得及。”

顾瑛说想了想,“虽说赶了些,只是手脚快些也不是赶不出来。”

李氏见此答应下来,她跟着找了几只暂时还未用的装细粮的大口袋,将口袋拆了跟顾瑛两人一起缝。恰巧刘二婶送小翠过来,听说后也帮着一起上手做起来了。

几人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缝成了这许多个小方口袋。口袋已经缝制完成,虎生又花了半天的功夫,把草药分了又分,捡了又捡,择好的草药装了二十口袋,下剩的倒还有一多半品相差的草药,也一并用袋子装了。

待把这些都做完,虎生还要点粮,这次出山外本来为的是送税粮,虎生这两天已经把家里的筐篓都修补整齐,虎生家地少,因地里贫瘠,把该交的税粮备齐后,也只剩下家里的口粮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6 章

虎生点好要交的税粮后,顾瑛进来了,望着虎生说;“虎生哥,你师傅留下的有纸笔,先借我用一用。”

“你等一等,我这就去拿。”说完,虎生转身回房,不过片刻,便拿着一叠纸并笔和墨出来了。顾瑛先前在顾府待了半年,也学了半年的毛笔字,虽说写得不是很好,在虎生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

顾瑛前世只要是学校放假,总会批发一些小饰品拿到夜市上去卖,再加上平日支出进入,都会有记帐的习惯,她要了笔墨,将要卖的草药都记了下来,又问清市价,一算之下,约莫能卖七八两银子,这也是笔不小的数目,是顾家半年的吃穿嚼用了。

顾瑛将帐目说给虎生听时,虎生还愣愣的,过了半晌才粗声憨笑一声;“瑛娘,你写得字真好看!”顾瑛一愣,脸上有些微微泛红,虎生见她不说话,以为她不信,急声说道:“是真的,比过年时那些秀才写得春联还好看呢。”

顾瑛暗想,谁和你说这个呢,看样子刚才跟他讲的账目,他倒是一句也没听进去,只是见虎生抓耳挠腮的样子又觉得很可乐,于是抿唇对虎生笑着说:“这是我随便记得帐,好认呢,只是略估了一估的,不知道准不准。”

“准,定是很准的!”虎生点头肯定的说。顾瑛笑了笑,说:“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这原本只是我自己想的小主意,谁知道能卖得怎样呢。”

顾瑛又把账目跟虎生讲了一遍,并看着李氏和虎生把粮和药材再点了一遍,三人料理完后,到灶下烧晚饭不说。

第二日,天还未亮时,顾瑛听到外面吵哄哄的,她刚准备穿衣起来,李氏点着油灯走了进来,李氏走到炕边,看到顾瑛醒了说:“吵醒姑娘了吧。”

顾瑛坐起身来,李氏忙按住她说:“你再睡睡罢,天还没亮哩,他们男人在收拾粮食!”顾瑛知道后,便没有出去,李氏因为还要出去招呼他们,端着油灯又出去了。

原来桃源村地处偏僻,况且住的人本来就少,村中人无事都是不出山的,不过秋收之后,送税粮是村里大事,每年都由里长刘二叔领着村里男人们一起出山送粮,如今,桃源村里就刘二叔家有一条牛,牛车拉了几家粮车,剩下的便要靠推车和肩挑出山外。

等到把所有粮都装好后,天刚麻麻亮,虎生和村里的后生们歇了一口气就要走了,一行的除了刘二叔,都是村里的青壮年,一辆牛车加数十个推车,余下的都是肩挑,约莫走了两袋烟的工夫,渐渐离了桃源村的地界,因路途遥远,里面有几个爱说笑的年青人,都是一起长大的,说起话来没轻没重,其中有个叫小牛的,看到跟在牛车后面挑着粮食担子的虎生开玩笑的问:“虎生哥,在你家养伤的那位姑娘长的好看不?”

另外几个哥儿一听来了精神,也围上来好奇的虎生,小牛说:“我娘说那姑娘长得跟天仙似的,可是真的不?咱谁又没见过天仙,到底是有多美呢?”

虎生只闷着头不理他们,又有一个年轻小伙子问虎生:“那姑娘的性子好不好呢,为的什么流落到咱们这儿?”

众人只管七嘴八舌的越说越热闹,却见虎生脸上已经有了恼色,小牛还要再追问时,虎生瞪了他一眼哼;“哪有像你们这样背后议论人家姑娘的。”

小牛像发现什么似的,大嚷了一声;“哎哟,虎生脸红了,你在臊啥呀!”

虎生沉着脸望了小牛一眼;“你们再说我可恼了!”

“我们又没有说别的,你恼啥呀!”小牛只管嬉皮笑脸的问虎生。众人见了,也跟着小牛起哄闹虎生,还是里正刘二叔见再问下去,虎生只怕要真恼了,忙喝斥小牛:“你这猴儿,再多嘴等我回去告诉你老子,叫他捶你呢!”

小牛笑了两句,见刘二叔发话,果然怕他跟自己老爹告状,住了嘴,又跟一群年轻人扯到三里山村的姑娘们去了。

因离县里远,又有牛车拉着粮,路上很不好走,刘二叔带着大家绕的远路,一行人直到后晌午才赶到县里,在城门口花了几个钱进去后,刘二叔引着后生们来到县衙,由县丞来录案。

到了县衙,村里的后生们总算老实了下来,县丞点了数,对里正刘二叔说:“今年这四乡八里,每回就你们村里最晚。”

刘二叔陪着笑说:“大人是知道的,咱们村里路实在难走得很,再说地里的粮食总比别的地方晚熟十多天,这才误了日子,真真不是成心的。”

县丞原本不过是随口抱怨两句,见里正如此说,便哼了一声;“为了你们村,我不知在县老爷那里替你们挡了多少回。”

刘二叔笑了两声,又再三道了谢,县丞这才指挥着桃源村里的后生将粮食都卸下来送进粮仓里,一直过了大半日,才收拾清楚,此时,天已黑透了。

出了县衙,二蛋还厥着嘴;“咱们忙活了一年,就这么都给送了出去。”小牛也跟着说了一句;“可不是,咱家的人口多,我娘还说口粮不够呢。”

刘二叔轻吁了一口气,说道:“这几年收成还算好呢,再加上咱们桃源村里地肥,倒不至于饿肚子,听说别的村,也有半年都吃不上正经粮食的。”

小牛说:“这一年拼死拼活做到头,连个肚子都填不饱,可真没意思。”里正瞪了他两眼;“就你话多!”

里长怕他们多嘴惹祸,便不许他们再议论,又带着众人找了一间客栈,花了十几个大钱睡的是大通铺。

虎生夜里睡不着,在心里暗暗盘算着明日要带什么东西回去,直想了半夜还没有睡着,正这时,看到刘二叔起来,于是也穿衣起来。

刘二叔年纪渐大觉也少,起来在客栈后院抽了一袋旱烟,见虎生也跟来了,刘二叔看了虎生一眼问他:“我听你婶娘说住你家的那位姑娘,很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姑娘呢,究竟是哪里的人家,可打听清楚没有?”

虎生说道:“我娘说这姑娘像遭过难的,人家姑娘不愿意说,想必是有难处的,我们怎好追问人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