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劫 大先生 > 第115部分(第1页)

第115部分(第1页)

逃难而来的百姓又达到了八十万。

这已经是岳阳府的极限了,到处的土地都已经开垦了出来,到处都是密集的村庄和集镇,人口密度非常大。

不过,在赵宸的指导下,沈括研究出了许多农作物的新品种,极大的提高了作物产量,不但能够养活这近三百万人口,而且还家家都积蓄了不少的粮食。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南宋各地,生活的安稳和富裕都要数岳阳府为首,即使是南宋的都城建康也有所不如。

不过,赵宸当然知道财不露白和道理,所以在境内推选教化,提倡节俭朴素的生活,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因此,老百姓都是自得其乐,并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大肆地修建各种各样的高楼,建造各种各样的园林。

“王爷,王爷,大事不妙了。”

赵宸刚刚走出军营,就见到诸葛轻侯急急忙忙地赶来了,心里不由得一沉。

早在三天之前,他得到岳元帅兵进朱仙镇,并在部下面前发下挥师黄龙,救回二帝的誓言时,就感觉到了不妙。

这不正是历史的重演吗?自己的到来虽然让历史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改变,但是从大的方向来说,自己也就是一名历史的过客,只能看着历史滚滚向前。

“是不是关于岳元帅的?”赵宸沉声问道。

诸葛轻侯一愣,似乎在奇怪赵宸怎么知道了一样,不过他还是马上点了点头:“今天,殿帅府连发三道金牌,要求岳元帅撤军回师。”

“才三道金牌,还不够呀。”

赵宸感叹道,然后马上一扫周围:“恐怕此次岳元帅有难了。军师,马上召集各部紧急会议。”

片刻之后,一朵七彩信号从岳阳府冉冉升起,映照到了周围方圆百里之内。不久,一阵阵的急促的马蹄声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直奔岳阳府中。

“王爷,此时已经是第七道金牌发出了。”

等到大家赶到岳阳府的时候,最新的消息也传到了,殿帅府似乎态度非常坚决,已经连续发出了七道召唤金牌到朱仙镇。

“大家怎么看此事?”

“俗话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岳元帅现在北征正到了紧要关头,他应该不可能会班师的吧。”

“这可道说呀,殿帅府连发七道金牌,岳元帅不得不考虑,若是不回师,那不是明显地反抗朝廷的命令了吗?”

“这高宗圣上不知道是怎么啦,如今正是收复北地的大好时机,他却要与金人议和,怎么能这样?”

“我觉得应该劝岳元帅不理会朝廷的命令,先收复失地再说。等到收复了失地,那个时候功劳盖世,谁也不能说他要不得。”

“你们不知道,岳元帅最是忠心耿耿,要他做出不服朝命的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他一心想要救出二帝,却不知道正是这些想法害了他呀。”

“不错,若是他当真救回二帝,那时候今上又该如何安排呢?”

“只要岳元帅不回京,哪怕是驻守在朱仙镇也是好的,这样不算是违背命令了吧。”

“我看此事不可能,殿帅府能够发出七道金牌,那就还能够发出八道九道甚至十道金牌。你们想想,若是连续十多道金牌还不听从命令,那朝廷不是就可以说岳元帅真的有反叛之心吗?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阻止朝廷会对岳元帅不利,特别是金人可能会买通朝中奸人加害元帅;此外,还有岳家军的问题,岳元帅一旦离开,恐怕朝廷就会另派他人来统领岳家军,甚至于金人也会想方设法对付岳家军。”

“难道岳元帅明知回京会凶多吉少,他还会回去吗?”

“绝对会的,所以我们是不可能改变他的想法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够坐视不理,特别是岳家的几位小将军。现在大家马上分头行动,我会带银屏和亲卫队前去半路迎接岳元帅,再不济也要将岳家几小将救出来。另外,我会让银屏写封书信,另外派人去龙门岳家庄将岳家老小全部接过来。”

只有赵宸知道,岳飞的想法和将要做的事情,也知道历史上岳家军最终的下场,所以他决心要改变这一结局,不让历史重演。

到了傍晚时分,殿帅府一连十三道金牌催促岳元帅回京的消息传到了岳阳,众人无不骇然。

一来是对于殿帅府如此做法感觉震惊,因为这是摆明了要让岳元帅必须回京,根本容不得推辞。

二来对于赵宸能够预知到朝廷会连续十多道金牌的做法感到万分的佩服,因此在心中对他更加地恭敬了。

“我们接下来就要分头行动了,岳阳有衫儿的父亲在这里坐镇,不用担心什么。而前往岳家庄接岳家老小的事情,就由军师负责,早点动身,暗中行动,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岳家老小到了岳阳。甚至途中阻止岳元帅一事,我会亲自行动,力争至少救出岳云小将军。而银屏则和幽兰、嫣儿、欣儿和彤儿一起前往岳家军,力争保住岳家军不生乱子,也不要被金人所趁。家里就由冰儿和衫儿负责,倩儿、彩衣、清照和其他姐妹帮忙,共同维护岳阳不出事情。”

最后,赵宸对自己离开后的事情做了具体的安排,大家各司其职,有洞庭湖水寨、五贤庄和丐帮的相助,整个岳阳现在已经是铁板一块了,任何外来势力都难以混进来。

不提其他各路人马,赵宸带着岳银屏等几女连夜离开了岳阳府,身着岳阳府中最先进的蝠式装备,一夜急行五百余里方才休息。

此后,他们暗中行进,避开了各方势力的耳目,沿着官道旁边的山林往朱仙镇的方向而去。

不过,才出发二天,他们就听到外面已经传得纷纷扬扬了,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着朝廷召回岳元帅的事情。

有的认为现在正是征战的急要关头,朝廷如此做法显然是想要和金人议和,而召回岳元帅就是明证。

也有的认为朝廷既然这样做,那么就有朝廷的理由,自古以来都是君命不可违,岳元帅应该暂放下军务,然后回京待命。

然而,更多的消息则是指出这是朝廷和金人议和的条件,他们是想要对岳元帅不利,甚至于金人的刺客将会在半路上截杀岳元帅父子,更会趁机对付岳家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