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epub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读者知道,巴菲特历来十分重视公司管理层队伍建设。或者说,十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发掘。在他看来,他们是创造自由现金流的主要推手。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那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多额外的价值,完全要归功于经营它们的这批优秀经理人。”而他和查理·芒格对这支经理人队伍非常满意。

要知道,这些人过去以来一直如此,他们高超的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并不是伯克希尔公司培养出来的,伯克希尔公司只是挖掘到了他们,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他们呢,则把现金源源不断地送回伯克希尔公司,从而使得他和查理·芒格能够把这些资金更有效地运用在其他领域,使得雪球越滚越大。

为什么说自由现金流是真金白银呢?巴菲特说,因为它不用投资者后续投入,也不用企业举债经营,就能实现业绩和现金流的增长,至少也能保持稳定在过去的相对水平上。毫无疑问,这样的企业当然就是投资者眼里的好股票了。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1999年巴菲特投资TCA*时,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已经很高了,但巴菲特看到它每年都能产生1亿美元以上的自由现金流,还是禁不住诱惑买了下来。如果按照巴菲特一贯的投资原则,该企业是怎么也不符合巴菲特买便宜股的投资思路的,这个案例可以看作是一个特例。后来,COX*巨额收购了TCA*,巴菲特成功脱手,从中狠狠地赚了一笔。

巴菲特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说,他并不关心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并且他告诫同学们说,投资领域你最主要的是搞清楚那些最重要的、自己能够搞懂的东西,对那些既不重要、又难以搞懂的东西忘了它才是对的。就伯克希尔公司而言,从来就不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感觉来决定买或者不买某家企业。

举个例子来说,1972年伯克希尔公司购买喜诗糖果公司后不久,政府就实施了价格管制。可是这又怎么样呢?如果当初伯克希尔公司因为政府要实行价格管制的原因没有购买喜诗糖果公司,那就会错过一笔大生意——当初购买喜诗糖果公司时的价格是2500万美元,而现在该公司的税前利润高达6000万美元。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7个非金融行业的主要企业的获利水平,在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高达亿美元,扣除区区200万美元的利息后,税前利润高达亿美元,即使上交了所得税净利润还有1亿美元,股东权益投资报酬率平均高达57%!要知道,这些可是真正的真金白银啊!

更不用说,这7家企业过去10年来的内在价值增长率都要高于账面价值增长率,这是巴菲特感到更满意的地方。

毫无疑问,内在价值增长率高于账面价值增长率,与这些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自由现金流是分不开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代表着真金白银,这是企业内在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巴菲特根据企业内在价值来投资股票,自然而然地就会注重考察自由现金流这个外在指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伟大的公司必须现金流充沛

我们要寻找的生意,是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如果它的成长迅速更好,但是即使没有成长,那样的生意也是值得的。我们只需简单地把这些生意中获得的可观收益去购买别处类似的企业。这里没有什么规定说钱是哪儿挣来的你就必须花在哪儿。事实上,这样的做法通常是一个错误:真正伟大的生意,不但能从有形资产中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在任何持续期内,不用拿出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再投资,就能维持其高回报率。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自由现金流要持续充沛,这是考察该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家真正伟大的企业,自由现金流必须充沛是其前提条件之一。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所寻找的投资项目,就是那些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具有迅速成长性当然更好,可是如果没有这种成长性,只要能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伯克希尔公司可以把从中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重新投入在其他领域。

巴菲特由此总结说,真正伟大的生意不但能从有形资产中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在任何持续期内,不用拿出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再投资就能维持其原有的高回报率。

巴菲特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谁都知道现金流是一家企业的血液,血脉旺盛当然比贫血要好啦。

就拿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全球最高,之所以这样,与该公司始终拥有相当比例的现金是分不开的。

正如巴菲特自己说过的那样:“充足的现金流能让我在这个市场犯错误的时候买到价廉物美的好东西。”伯克希尔公司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就能在市场最低迷时抄底股市。这些庞大的自由现金流主要来自伯克希尔公司旗下70多家企业中的30多家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巨大的自由现金流,为提升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价格拓展了想像空间。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上市公司可以分成三大类:伟大的公司、优秀的公司、糟糕的公司。

在他眼里,“伟大”的公司是投资者投资这样的股票能够得到非常可观的利息,并且这些利息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优秀”的公司是当你在不断增加存款的时候,利息依然会很具有吸引力;“糟糕”的公司是指投资这样的企业不但利息收入令人失望,并且还要不断掏钱才能维持这种少得可怜的回报。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投资对象,读者就很容易发现某股票究竟是属于“伟大的”、“优秀的”还是“糟糕的”一类了。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巴菲特又举了几个实例来加以说明。他说,在他心目中伟大的上市公司的理想原型是喜诗糖果公司。

喜诗糖果公司所在的盒装巧克力行业,由于美国巧克力人均消费量非常低,所以上升速度缓慢。巴菲特1972年收购喜诗糖果公司时投入的资金是2500万美元,当时它的税前利润还不到500万美元。之后,伯克希尔公司又另外投入3200万美元对它进行改造,如今它的税前利润已经达到亿美元。对比其他的美国企业,实现利润从500万美元增长到8200万美元平均需要4亿美元资本投入。这样一对比,你就知道喜诗糖果公司有多么伟大了。

更不用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喜诗糖果公司后,除了返回给它的3200万美元投入外,其余的自由现金流全都输送到了伯克希尔公司,被巴菲特用来收购其他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企业。用中国读者熟悉的词语来说,那就是喜诗糖果公司成了伯克希尔公司的“取款机”。

巴菲特眼里的优秀公司的原型是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国际飞安公司(FSI)。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收购该公司时,它的税前利润还只有亿美元,固定资产净投资亿美元。而在伯克希尔公司收购该公司后的10年间,该公司资产折旧亿美元,资本投入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来配套那些飞行模拟器的。2007年该公司税前利润为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了亿美元,不过与喜诗糖果公司相比还是逊色多了。

巴菲特眼里的糟糕公司,是那种成长速度很快,可是却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才能维持其原有发展速度、利润很少甚至根本就不赚钱的企业。美国航空公司就具有这种典型性,从第一架飞机诞生的时候开始,就决定了航空公司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有时候根本就不创造利润。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更糟糕的要算是亏损投资,投资者别想得到投资利息了,甚至还要赔了老本。巴菲特也有过这样的教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