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薛之谦逗比段子视频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

“恭喜曹格老师!”

。。。。。。。。

“恭喜苏苏老师再次收入一名学员!”

。。。。。。。。。。

“薛老师,你这是干嘛呢”

“这次说什么我都不回去了!”扎马步。

“倒数三秒,请揭晓答案!”

“恭喜苏苏老师再次收入一名学员!”

。。。。。。。。。。。。

(_)为。。。。。。什。。。。。。。么。。。。。。他们一定是嫉妒我的帅气与幽默。。。。。。。

我总是承担着我这年龄不该有的帅气(_)可是帅也错了吗爱我你们怕了吗!(_)

第一期录完,薛之谦拖着躯壳身心俱疲地爬回酒店。

“咋了?”望着有气无力的薛之谦,姚依米悄悄问张鸣鸣。

张鸣鸣撇了一眼好死不如赖活着模样的某薛,幽幽地转回头,“被小孩子打击了。”

啥!姚依米表示很疑惑。

按理说不应该呀,他长得又不难看,说话又有趣,应该很容易就虏获孩子的芳心才对呢。

这堆疑团在第一期《中国新声代》播出的时候解开了。

一般说来,歌唱节目的导师在选手唱完后可以自由评点,可是《中国新声代》不一样,非得按照苏运莹、曹格、薛之谦的固定顺序发言。

看过《中国好声音》这类导师要抢学员的节目都知道,发言顺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选手的选择,首先发言的肯定比最后发言的有优势。

第一,好话都让第一个或第二个发言的说完了,剩下那个导师讲什么

第二,刚看完选手表演导师们肯定立即就有感而发,发言拖得越久,这时对选手表演的感觉已经不如刚看完时的强烈了,那还说什么

第三,《中国新声代》都是小孩子,谁给他们的好处多就选谁或者被夸两句就高兴了,性格单纯不含一点杂质的。发言顺序靠前发言的人一下子抓住小孩子的芳心和兴趣,八九不离十,无论后面的导师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都无济于事,还是会选先发言的导师。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新声代》的节目形式相同,但选手组成不同。

《中国好声音》大都是已满18岁,早已形成自己的喜好,这里的选手可能是特意为某一名导师来的,所以不管其他导师说得多么好,选手还是会选他参加节目前选定的老师,也就是选手带有选择目的性,完全冲着某一位导师来的。

《中国新声代》都是不满15岁的小孩子,以不满10岁的小朋友为主。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提到,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学龄初期阶段(3…5岁)儿童倾向于自身主动行为得到赞许,学龄期(6…12岁)儿童倾向于自身努力得到肯定。《中国新声代》的孩子大都处于这一两个阶段,大部分集中于学龄初期。

这两个阶段最突出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寻求认同感,即自己的行为或能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以及赞赏。对于这两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来说,给个糖,表个扬,一起唱个歌、跳个舞就能开心得不得了。

苏苏老师占据了发言顺序优势、糖衣炮弹优势、还有儿童心理优势,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她能很快收入多名学员意料之中。

顺序不前不后刚刚好的曹格老师还有一个优势:做父亲的经验。因此他总能很好地抓住小孩子的心理,如“我家有很多芭比娃娃,我们可以一起玩哦!”“我带你去见姐姐好不好?”等,时不时就能使出家里俩娃的绝招。又或者如谦谦说的他的卷发很有妈妈的味道小孩子看了亲切(其实刚看节目作者君就觉得像欧巴桑,但没想到污力谦谦这么耿直。。。。。。作者君必须给敢讲大实话的耿直勇气谦点个赞!)

污力谦谦。。。。。。每次看完表演跃跃欲试想发言,主持人一句:“现在请苏苏老师点评一下!”噎死在喉咙里。。。。。。。加上小孩子也听不懂他的冷笑话。。。。。。就会觉得这个老师有点搞笑,好像看看不选他后他的搞笑反应(。。。。。。)

归根结底,主持人你敢不敢在小选手表演后不说话让三位导师自由点评有点受够了您那恨天高加巨无霸厚松糕底的高跟鞋=_=。

虽说谦谦是忧伤的,但柯鸡告诉我们#爽的事情要做三次#!

小朋友给予的情感伤害简直酸爽到不行,因此第三期的时候柯鸡终于扳回一城,暂时领先了曹格老师收入学员。

说实话,他的组综合能力最高。颜值不低、男女比例平衡、学员有个性,能形成多样组合,能碰撞出更多火花,特别是坑谦小能手李玉树和反差萌小博士覃昱翔。。。。。。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们早上好~~~周一到周五宝宝都在上班,手机只能看评论不能回复,所以各位宝宝的评论我都是晚上下班了才回复,有时起得早一点我会评论,请见谅哈~~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么么哒~~~~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