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宋清泉奇案有几部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乾清如遭雷劈,什么意思?怎么回事?

他说话也结巴了:“怎、怎么可能?方统领?那可是方统领!那是方千!”

赵大人叹气:“我知道夏公子与方统领熟络,可……这些事是易公子今晚来找我调遣部分兵力之时告诉我的。他大致的讲述了案情,没有细说。我起初也不敢相信,毕竟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他缓缓的摇摇头,似是不能接受,“但是易公子如此坚定,我便遣了人来。我相信易公子的智慧。”

乾清心里暗想,厢泉一准早就猜出赵大人的身份,一直憋着没说,就是等着今晚和赵大人商议之时当面抖出来,好让大人信任他。

真阴险。

赵大人咳嗽一声,继续道:“易公子根本不愿透露详情。他让我调遣兵力,只因为方千武艺高强,怕他拒捕。”

“拒捕?”

赵大人点头道:“不错。方千与此事有牵连,然而除了脚印之外没有更加直接的证据证明。原计划是让众多士兵围在井旁,待其露出马脚,实施抓捕。然而到了此地,易公子变了主意。现在看来,大队人马似乎没有必要了。”

乾清望去,这“大队人马”依旧站在院外,而井旁只剩方千和骑着驴子的易厢泉。

厢泉说话的样子,似是开导,似是审判——然而方千却木然坐地,全无回应。

赵大人露出不忍的目光:“易公子让人今晚就将方千关起来,严加保护,明日审判,直到城禁结束。”

乾清只是望着方千凄然的影子,他还是不信。方千跟此事不应该有任何瓜葛。怎么会是他?为什么是他?

乾清忽然意识到,赵大人方才只说“方千是红信的恋人”,但未说他杀过人。

碧玺是怎么死的?

方千大概只是此事中有牵连的人罢了。碧玺的事也没有解决,疑点重重,只要方千开口,那么事情自然能水落石出。

乾清一拍大腿,原来这事没完,方千未必有罪。

“方千与红信之事,杨府尹知道吗?”许久,乾清才回过神来,气若游丝问道。

赵大人哼一声,似是很气愤: “夏公子既然这样问了,想必早就有所猜疑。没错,杨府尹知道此事。但据他所言,他只是知道方千对红信有好感。那时方千还没去战场,只是做个捕快,却很得杨府尹赏识。杨府尹知道方千的情谊,故而常带着他来西街,叫红信出来陪客。这俩人倒是他撮合的。”

“真是个体恤下属的好大人。”乾清带着几分讥讽。说罢,远见方千被官兵拉起来,带走了。一行人缓慢的走出院子,渐渐走远。乾清僵直不动,一直目送他们消失在街角。

到底怎么回事?

必须弄清真相。

乾清认识方千这么久,他们都是庸城人。年龄相仿,自幼相识,没有隔阂。当年乾清十几岁时,也对西街颇为中意,偶尔来闲逛,有时也会碰倒方千。后来方千参战去了北方,虽然不是最前线,却也离庸城甚远。

待其归来,便是几日之前了。方千武艺高强、为人和善,也丝毫没有当兵的痞气。

乾清闭上双目,头痛欲裂。

记得二人幼时常常一起玩蹴鞠。方千虽然踢得好,但从来不伤人。他的为人乾清信的过。

一个习武之人,年轻有为,最后竟然那么憔悴。方千瘫坐在井边,像是什么都失去了——这一幕深深的刻到了乾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乾清不敢接受这个事实——方千会和青楼女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竟然动辄到人命。这几天二人总是见面,方千脸色这么差,但是乾清却什么都没看出来。

乾清正在思考,却听身后吧嗒吧嗒的响。易厢泉骑着驴子慢悠悠的过来,他没什么表情,仿佛什么都没经历、什么都没看到。就像是一个看风景的旅人——夜深了,便回家歇息去。

他倒是悠闲!

乾清动了动嘴唇,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什么都想问,却问不出一字。

小毛驴慢吞吞的往医馆走去。今夜无月,街上无人,小巷黑漆漆的。乾清跟着驴子,盘算如何开口。

厢泉当然明白他的心思,首先开了口:“我刚才问了几句,然而方千什么也不说。你前几日来调查,我虽然怀疑他,却也没让你盘问。此事应行事谨慎,由我解决最为稳妥。”

“呵,看他魂不守舍的样子,能说出什么?这……到底怎么回事?”

厢泉沉默一下,眼里却没有什么色彩:“让他冷静一夜,明日审问。如果他什么也不说,事情就难办了,只希望他明日能开口。我实在没想到他会是这种状态,本以为他意志坚定,为情所困也不至于——”

“所以呢?”乾清停下,冷眉竖眼。他今夜怨气无处发泄。

“我说了,一切待明日再议。在城门开启之前都有时间。”

乾清冷冷道:“我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听到了不想听到话、得到了难以接受的结果,但是你却不做任何解释?”

三更了。庸城似乎已经到了深秋,风凉,带着寒意穿透了衣衫。易厢泉白色的衣衫仿佛也陷入了无尽的黑夜。

“明天给你答案。但是,”厢泉突然转过头来,“你得冷静一下。”

“冷静?我呸!方千是我儿时玩伴,他出了事,你让我冷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