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仙剑佛刀 阿落 > 分章完结阅读47(第1页)

分章完结阅读47(第1页)

是,但是你仗著护身神功之力,一定以为我也赢不了你,对也不对?”

许平摇摇头,道:“齐姑姑已说过,我不能跟你比,她的话不会错,如若不是,我早就跟你拚了,何须等到现在。”

这道理甚是显明属实,韦融点头道:“好,既然你自知护身神功也不管用,我可用不著出手了,去把薛陵弄上车,咱们好动身赶路。”

一路上,车行甚速,第二日已折入川境,过了朝天关,开始蜀道之行。

这时他们一行五人,已弃车步行。

潜入那危险峭立的栈道时,疲弱无力的薛陵,一直由许平或未负过伤的阿张,背昂疾走不一日,已抵达成都,此地向为川中第一富饶府会,曾是一个蜀汉故都,人烟稠密,商肆极盛。

韦融他们似是极熟悉此地,入城后,立刻驱车到了一处宅第,首先烧汤煮水,洗去一身风尘。

接著用过丰盛的午餐,韦融向薛陵道:“你这两日身体似是比较好些,假如提得起游兴的话,我们小睡一个时辰,下午去游昭烈庙如何?”

薛陵道:“昭烈庙恐怕没有什么看头,如若韦兄改往武侯祠,在下甚愿奉陪。”

韦融笑道:“武侯祠就是昭烈庙,到时再谈吧!”

薛陵为了要游赏古迹,居然小睡一觉,是以当他们安步当车出发之时,他的精神体力,都比以前好得多。

他们从南门出城,但见一道石桥,跨越府河,桥头一块石碑,刻著“万里桥”三蚌字。

韦融道:“薛兄可知此桥何以有万里之名么?”

薛陵道:“还请韦兄指教。”

韦融道:“指教的话,不敢当得,据我所知,三国之时,蜀汉派使臣费纬,前赴东吴行聘,诸葛武侯送到桥上,向费纬说:万里之行,自此始矣,所以后人名之为万里桥。”

薛陵津津有味的听了,道:“领教!领教!”

饼了万里桥,折向西南,出了街市,可就见到许多森森古柏,到了庙门之时,但见门额果然是题著“照烈庙”三个大字。

进门就是一座大院落,古木遮天。

薜陵道:“韦兄,这儿就是杜工部诗中的丞相祠堂么?”

韦融道:“一点不假,你没见到外面的古柏么,那就是杜工部说的『锦官城外柏森森』

了。”

薛陵轻轻一叹,道:“李义山的诗说:『诸葛大名垂宇宙』,但在这儿看来,还是昭烈帝刘备,比他更胜一筹。“韦融笑道:“薛兄不免大迂腐了,正式的武侯庙是在沔县,此地是蜀汉故都,当然是昭烈庙了,怪只怪杜工部的那一首诗,弄得天下之人,都想到这儿来瞻仰武侯祠。”

薛陵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当下沿著甬道进去。

第一重殿祀昭烈皇帝,左殿祀关壮缪,右殿祀张桓侯,后殿是诸葛武侯,此外赵子龙、庞士元为首,文武功臣,分祀于东西两庶。

这座昭烈庙中,后汉的一代君臣,全都尽在于此,千秋万载,相聚一堂,细论起来,亦是异数。

他们流连观赏过庙内一面铜鼓,据说是武侯遗物。殿旁有荷花池,名叫“藕船”池,北有一座琴楼。

他们登临之后,才转向西南方的“惠陵”,那是刘备的衣冠冢,用一重短垣围著,陵内古木森森,极为幽静。

至此,大名鼎鼎的武侯祠,已经看完,薛陵心中既满意又失望。

韦融陪他慢慢的向庙东北方走去,越过一道溪流,沿途甚是幽静。

韦融突然道:“薛兄你多日来意志消沉,雄心已死,实在使我大惑不解。薛陵淡淡道:

“世上之事,有时迫得人全无办法,只好消沉逃避。”

韦融道:“这话也是,杜工部咏武侯祠这首诗中,最后的两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感慨之深,直是使人扼腕太息,是以千古传诵,天下无人不知,但倘使杜甫当日心境一如薛兄,决计不会有这等佳句流传人间了。“薛陵喃喃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反覆念了几次,但觉自家身虽未死,但此心已经成灰,实是与已死无异,顿时大生感触,欷嘘长叹不已!

韦融早就对此动了好奇之心,尤其是近几日时时接触,已知道他实是个天性侠义的正人君子。

他无法想像出有什么遭遇,竟使得薛陵如此消极心灰?

当下撩拨他道:“薛兄想是堕入了无法自拔的情网,是以如此烦恼,这等情形,世间甚多,本来不足为奇,可是薛兄也和凡俗之人一般,竟不能挥慧剑斩情丝,实在可哂之至。”

薛陵微现激动之容,大声道:“谁说我为情烦恼的?”

韦融一点不放松,立刻接口道:“不是为情所致,又是为了什么?”

薛陵眼中射出痛苦的光芒,道:“我是为了家母,才变成如此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