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回到90年代刘洋的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老先生临终前,缓缓说道:“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这段话说得很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辞藻去雕饰,如同老人那曲折清平的一生,但却丝丝沁入心脾。

陈阳看到这则让人惋惜的新闻时,突然想到几年后他的子孙们,为了侯宝林先生之子侯耀文的遗产,争夺了头破血流的场面,不禁感慨,若老先生泉下有知,不知道怎么个生气法儿呢。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对于这样一个把一生奉献在文艺事业上的艺术家来说,那种散着铜臭味的丑陋事,肯定会愤慨异常吧……

2月6号是元宵,白天陈阳一家三口就到了七贤桥,把吴彪、刘方夫妇叫来后,陈东将买地的事情详细地说了起来,然后几人围拢在一起商议。

要到晚上去看灯会才走人;所以陈阳很无聊,拽着娇娇就上楼看电视,这个时间段放的刚好有85版,吕良伟主演的《雪山飞狐》,可惜娇娇看不懂,也不爱看,所以两人只好找了一个放《葫芦娃》的频道。

听着“一根藤上七朵花”那再熟悉不过的歌声,陈阳无聊地打着哈欠,躺倒在床上懒得多看。

娇娇正张大了水汪汪的眼睛,专注看葫芦兄弟一个个被抓呢,奇怪地问:“阳阳不喜欢看吗?”

“我看过了,不想再看了,你继续看吧。”陈阳一边说话,一边将手伸过去抓住娇娇的小手,这么有捏没捏地握着,虽然有点小变态,但这手感实在太舒服了,细腻,温润。

娇娇想把手抽出来,但力气不够,也就懒得抽了,反正在她的映像里,两人在一起总是摸来摸去,抓来抓去,最后只好反抗性地扭了下陈阳的手背,然后继续看电视。

当看到又一个葫芦兄弟出生的画面时,娇娇疑惑地仰头思考了下,转过头问陈阳,“阳阳,我们也是葫芦里跳出来的吗?”

“啊?”陈阳愣了下,才恍然,原来娇娇小妮子问出的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孩子问题,不过经常是问向父母的,没想到问他这里来了。

陈阳很想说,我们都是从一个受精卵成长起来了的,至于这个小小的受精卵先生什么再生什么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东西是怎么合成的,具体的吗……咳咳……

陈阳面对着历史性的难题,又考虑到自己如今的年龄,在解答与不解答两者间进行了分析判断后,回答:“我们都是从妈妈肚子里钻出来的,不是从葫芦里跳出来的,但具体怎么出来的,我就不清楚了。”

娇娇凝视着陈阳半晌,突然伸出身在陈阳脸上摸摸,很安慰性地口气说:“阳阳不要乱想了,不知道就算了,我们怎么会是妈妈肚子里钻出来的呢?那我们不就成了便便了吗?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我们很干净,我们不是便便……”

陈阳嘴角狂抽,躺床上的身体很僵硬……

………【第031章 【白色面包】】………

031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也曾伤心流泪,

也曾黯然心碎,

这是爱的代价……”

这由李宗盛大哥作词作曲,由张艾嘉演唱的爱情歌曲,几乎让所有听过它的人都难以忘怀。这种优美带着淡淡的感伤,带着对过去的爱的怀念,带着对现实的正视,也带着对寻求未来的爱的希冀。

陈阳觉得,伴随着台湾电影《哥哥的情人》公演,这歌曲的风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词曲,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电影《哥哥的情人》会没有多大的印象,可是在大陆,喜欢这歌的人却不在少数,甚至很多都不知道出自何处,谁唱了这歌……

3月22日,Inte1公司正式布奔腾(pentium)处理器,继承着80486大获成功的东风,赚大笔美金的Inte1在1993年推出这款新产品,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激烈化,Inte1觉得不能再让amd和其他公司用同样的名字来抢自己的饭碗了,于是提出了商标注册。

可是在美国,法律里是不允许用阿拉伯数字注册的,于是Inte1玩了个花样,用拉丁文去注册商标!

“pentium”在拉丁文里面就是“五”的意思。Inte1公司还替它起了一个相当好听的中文名奔腾。

陈阳感慨,486时代差不多该说拜拜了,再过两年,自己似乎可以搞几台电脑,然后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93年3月27日,也就是江老大当选国家主席的这天,陈东搞来了一样让村里人都很羡慕和好奇的东西辆二手白色面包车。

陈阳乐了,果真和自己记忆力的那辆车子一样,就是这辆开到半路就会抛锚,坐进去有股子汽油味的破烂面包车。但是,即便这车不咋的,可放在如今的小林村里,也是一件了不起的贵重物件。

每当早晨,陈东开车,和吴玲一起去上班的时候,不少村里的大叔大婶就会这么在路边看着,有的人不好意思,还是偷偷从窗户缝隙里看。至于关系比较熟稔的一些乡邻,则是很“庄重”地上车坐坐。

对于这个年代的农村人来说,坐公交也是件很享受的事,哪怕是站着,毕竟不少人上城里卖菜,都是骑自行车的。至于坐小面包,那就了不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