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拿破仑时代的火炮 > 第89部分(第1页)

第89部分(第1页)

规模战争的必要训练。另一方面,扩大征服地使交通线随之延长,并需不断

分兵占领新征服的领土,这就又构成了另一个弱点。由于拿破仑总是想用决

定性的打击一举结束战争,所以军队缺乏后备力量。除了提前征募下年度适

龄新兵之外,没有其它办法补足军队兵员;只有依靠盟国甚至最靠不住的属

国的军队,才有足够兵力驻防所占领的土地;在前线,精锐部队的战士不断

地减少。以共和三年牧月28 日(1795 年6 月16 日)法律为基础、根据共和

八年宪法规定所重建的国民自卫军本来是能够为国防军提供兵员的。但到

1805 年,它只是存在于纸上;9 月24 日,皇帝命令重新组织国民自卫军,

他自己保留选派军官的权力;但在事实上,他只不过是组织了精锐的连队和

仪仗队而已。后来,他部分地动员了国民自卫军,例如用在保卫沿海区域;

不过直到1812 年,他没有把国民自卫军同他的军事制度紧密地联系起来。

1805 年还没有出现令人不安的征兆。拿破仑在布伦大营命名的帝国“大

军”,于8 月26 日开始向德意志进军。它是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将

近四分之一的士兵在法国革命期间参加过所有的战争,另外的四分之一左右

参加过1800 年战役,而其余的人是在执政府时期入伍的,他们有充分的时

间和老兵们完全融合起来。各级军官几乎都亲身经历过战斗,然而他们年岁

太大:九十名校官超过了五十岁,有些超过了六十岁。另一方面,高级军官

很年轻,作风泼辣。这支军队只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就把“大帝国”的疆界扩

张到了涅曼河畔。

二、战争准备

在旧制度之下,战争总是在毫无准备之下进行的。一旦战争爆发,就必

须征募官兵。变为大承包商的军需供应商不问贵贱地购买货物,充塞他们的

仓库,囤积装备。他们敲诈国王,而他们的代理人吸尽士兵的骨髓。政府力

图建立监督制度,但是军需官却没有职业良心,足以抵制腐蚀。这种弊端的

显而易见的原因似乎是由于财政匮乏的结果;而深刻的原因则是国家的经济

情况,经济还十分薄弱,以至不能支撑现代的战争,也不足以维持一个廉洁

的、胜任的官僚机构。这样,王政下的政策总是超出它力所能及的范围。同

样不得不仓猝作战的山岳派做过非凡的努力,以便废除私人承包商,使供应

业务国有化,并且要求公务人员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热月9 日政变之后,

共和国处境与王政时期不相上下。在拿破仑统治时期一仍其旧,而由于军队

数量剧增和战争旷日持久,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象雅各宾派一样,拿破仑非常厌恶军需供应商;并且同他们一样,在缺

乏足够金钱和人员的情况下被迫仓促行事,但由于他依靠的是新贵名流,他

就不能诉诸雅各宾派的做法。正象他为了充实国库被迫求助于金融家一样,

他现在要维持军队也不得不求助于这些人。1805 年,范勒尔贝格等人保证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