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拿破仑时代的火炮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们就会交给你们。请相信我们的诺言。”阿登纳和布尔加宁一起把释放人员

的时间订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一周。

1955 年10 月7 日,苏联人履行了他们的诺言。第一批遣返回国的德国

士兵到达弗里德兰军营,数目将近一万。以后大约有两万多被拘留在苏联的

平民又陆续回到了联邦德国。

9 月13 日,阿登纳与布尔加宁代表德苏两国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建交的

换文。西德在给苏联的换文中指出:“两国人民的建交将促进整个德国问题

的解决,从而有助于解决德国人民全民族的主要问题——恢复德意志民主国

家的统一。”

第二天,阿登纳带着苏联人答应释放战俘的口头承诺——他与布尔加宁

的君子协定——以及德苏建交换文,飞回了波恩。

后果

——“哈尔斯坦主义”

在整个莫斯科谈判过程中,联邦德国方面只有一个意志和决策的中心—

—联邦总理阿登纳。尽管每一个重要决定的作出都是在代表团里详细讨论和

商量过的,在争论最激烈的讨论会中,阿登纳甚至要求每一名成员发言,讲

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事实上,是阿登纳在用他的观点说服每一个人接受。

在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录中,这一点都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在最后一天的讨论中,由于双方意见观点的分歧,会议经常中断,以便

于给各代表团进行内部磋商的机会,直至那时,阿登纳的两个最亲密的顾问

勃伦塔诺和哈尔斯坦仍然极力劝阻阿登纳不要同意苏联的建议,并恳求阿登

纳至少在莫斯科无论如何不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

他们一来担心俄国人不会遵守诺言,再呢,担心与苏联建交会引起国际

法上的一些困难。打一个比方说,如果将来建交后在莫斯科出现两个德国大

使馆,那么如何体现联邦政府一向坚持的“单独代表权”呢?更进一步,联

邦政府是否也得在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开罗和新德里容忍这种情况呢?

如果西方国家也向民主德国做出类似妥协,岂不意味着将两个德国分裂的现

状合法化地固定,那么,德国统一的长远目标又怎么办?

莫斯科的“君子协定”达成之后,所有这些问题全都冒出来了,阿登纳

责成有关国际法专家立即去研究。

1955 年9 月14 日,阿登纳在莫斯科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强调了

西德的保留权。他声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代表全体德国人民的,德国的

东部边界不是最终的边界。

9 月16 日,苏联塔斯社也发表了一则声明,指出:苏联政府把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看作是德国的一部分,德国的另一部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

的边界已由波茨坦协定解决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它主权范围领土上行使

自己的管辖权。

从这两则声明看,在建交问题上,德苏双方都作了保留。

阿登纳带着德苏建交的“君子协定”回国,引起了意料之中的联邦议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