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拿破仑时代的火炮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侵害,欧洲将失去自由,失去民主,沦落到共产主义的“奴役”之下。他常

讲,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联邦德国和欧洲将不堪设想,而他作为联

邦共和国的总理,没有四位杰出的美国人提出的明智意见和给予的支持,也

绝不可能取得他所取得的成就。这四位美国人是:迪安·艾奇逊、卢修斯·克

莱、约翰·麦克洛伊和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他说,在欧洲处于失望、苦

闷、徬徨和危机之际,是他们鼓起了欧洲人的信心,拯救了欧洲,也振救了

联邦德国。他有一次对杜勒斯不无感慨他说:最好的欧洲人在美国。在阿登

纳眼里,美国人以他们无私慷慨的行动,支持着欧洲,并推动了欧洲的前进。

从马歇尔计划开始,阿登纳便极为关注美国的政策动向。在有关欧洲防

务集团条约和德国条约的谈判中,阿登纳和杜鲁门的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的

关系大为增进。1952 年11 月4 日,美国举行了新一届总统选举。结果是共

和党的总统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将军取得了胜利。这样,阿登纳最为关心的一

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是否会继续贯彻民主党和属于该党的杜

鲁门总统所制定的现行欧洲政策?

在艾森豪威尔没有当总统时,阿登纳曾经见过他两次。第一次是在1951

年6 月,艾森豪威尔作为北约组织最高司令官访问过联邦德国,阿登纳接见

了他。第二次是1952 年5 月,艾森豪威尔因御任前来向联邦总理阿登纳辞行。

当然,在公开场合中,阿登纳对艾森豪威尔大加赞扬,说他在担任北约

组织最高司令官时坚决顶住了苏联压力并促进了欧洲各国的团结,这两次会

面也给他留下了良好印象,但是,这一时期在美国和欧洲流行的一些论调却

使阿登纳感到有些担心。舆论界屡屡称美国新政府对苏俄和欧洲将来采取一

种不同于杜鲁门政府的态度。考虑到美国政府可能会立即接受与苏谈判,以

消除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因而它对欧洲、对联邦德国的关切心情将会消失。

阿登纳决心接受杜鲁门总统时期发出的访美邀请,尽快将白宫易主之后德美

关系的核心确定下来。艾森豪威尔就职后,又重申了这一邀请。

1953 年2 月,美国新任的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安排了一次到欧

洲各国的巡回访问,其目的是实地考察欧洲政治形势的现状,以便于尽快确

立美国新的对欧政策。阿登纳把杜勒斯此行看得极为重要,一方面他想通过

杜勒斯对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的态度,了解美国新政府对欧洲政策

的新立场,另一方面,他也试图将其作为协调德美立场和密切两国关系的重

要契机。这将有利于他安排确定访美事宜。

杜勒斯后来把这次访问看成是他与阿登纳终身友谊的起点。阿登纳和杜

勒斯都是属于不太能与人亲近的一类人,他们都冷漠、坚定,在待人接物方

面有时甚至有些僵硬。但是,在交谈过程中对对方敏锐政治洞察力的钦佩使

他们从一开始就互相喜欢并且相互尊敬。这种友谊在以后两人交往的岁月中

大为加强,也极大地促进了德美关系的进一步密切。由于两人都笃信基督教,

有人曾说,“把他们联结起来的最强大的纽带,也许是他们对上帝的忠实信

念和他们对共产主义的憎恨。”这种说法也许有它的道理,他们都从宗教信

念出发厌恶无神论,反对共产主义,他们的名字以坚决的反苏斗士而并列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