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拿破仑时代英国国王 > 第55部分(第1页)

第55部分(第1页)

诉肯尼迪:法国决心要成为核大国,因为这是法国应该掌握的,它是使无论

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不冒风险就妄图毁掉法国的唯一手段。戴高乐的表现是

寸权必争,寸土不让。为此戴高乐拉住联邦德国。他要以法德联合来增强与

美对抗的实力,甚至想用法国的核保护伞来取代美国。

戴高乐的做法让阿登纳很尴尬。一方面阿登纳要强调法德联合,并借法

国力量改组北约,增强北约实力,另一方面他仍然认为美国的核力量才是联

邦德国安全最有力的保障。他两边都得罪不起,但这事做起来却很难,往往

自相矛盾。为了保住法德联合,阿登纳支持戴高乐独立于美、独立于北约的

一些做法,甚至为了法德关系的巩固,他默许了戴高乐反对肯尼迪“多边核

力量”的立场。他说,这个计划本身对西欧来说是不公平的。但他确实不愿

开罪肯尼迪政府,因为德法两国地位确实不同。肯尼迪显然不理解阿登纳的

良苦用心。这个老头处处为戴高乐行动作解说惹恼了正想大干一场的肯尼

迪,后者认为阿登纳没有搞清楚是谁在真正保卫欧洲,保卫联邦德国。至少

在欧洲安全问题上,这一老一少失去了相互谅解的可能性。而阿登纳想要欧

洲,也就注定了他会被卷在法美的泥坑里出不来。

接下来就是柏林问题了。自“最后通牒”以后,赫鲁晓夫一直借此向西

方施加压力。在华盛顿,总统顾问们众说纷纭。过去迪安·艾奇逊要求坚决

不让步,毕竟时代不同,肯尼迪班子里的人都坚信总得要同赫鲁晓夫谈判。

争来争去也想来想去,最后肯尼迪在1961 年7 月的电视讲话中明确规定了美

国不能作出让步的三项条件,即:美国在西柏林的存在、美国对这个城市的

进入自由、以及居民的安全和他们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这就是美国人的回答吗?这就是他们决心捍卫西柏林权利的保证吗?肯

尼迪根本没有提到四大国对整个城市的权利。阿登纳不能不对肯尼迪很失

望。过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至少在口头上不会吝惜对联邦德国的承诺。肯尼

迪太自行其事,他竟然没有事先告诉联邦德国美国的立场。

8 月13 日发生了筑墙事件,美国作出的最大反应,就是派了副总统约翰

逊去了一趟西柏林,而约翰逊除了“有声有色地向柏林人民表明了美国将在

这个围城中留下来的决心和意志”外,什么也没有做。美国其实也不想再做

什么,只想承认现状。肯尼迪不会屈从苏联的压力而放弃柏林或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但他同样也不会为了柏林或德国问题而把同苏联人的谈判引入僵

局。在阿登纳看来,肯尼迪7 月电视讲话的发表时美国就准备放弃支持德国

统一的口头保证去同苏联人谈判了,而这一点正是德美联盟的基础。

1963 年8 月,美苏英三国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阿登纳再度认为

订立这个条约是为了在核问题上摆布欧洲人,于是在政治观念上,他便更倾

向于法国和欧洲。如果说在柏林墙修起时肯尼迪派来的一支军队曾唤起阿登

纳的一些幻想和希望的话,那么到这一刻,这种幻想和希望彻底落空。

从这个意义上,阿登纳也不得不重视与法国的戴高乐建立某种形式的冷

战阵线,这成了阿登纳外交政策的唯一依靠。西方联盟中只有戴高乐支持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