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王江山破解版完结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我一怔:“什么大事,让舅父急成这样?如今韩王已死,楚王已囚,大局已定……”

我跟着吕释之走出了大殿,烈阳耀日刺眼,空气中满是蓬勃朝气。跟上吕释之的脚步,我呼吸着草间的清新甘甜……

脚下青石板凹凹凸凸,我步履略稳健;吕释之带着我从后殿进入,隔着一层画满了清石漱流的屏风行,里面……似乎有絮絮人语。

与他同时顿步,我伸手轻扶屏风,疑惑道:“里面这是……?”

“这是郎中令陈平举办的酒宴,宴中招待者皆为楚国和韩国的降将,再过一盏茶的时候,宴会才会开始……”

我一怔:“那又如何?”

他轻佻珠帘,让我隔着屏风望向里面,只见座次井然,各将交头接耳,案几上摆满了珍馐美馔。

吕释之紧锁着眉头盯了里面半晌,才转脸向我轻声道:“太子殿下,你可知他们在议论什么?”

我也察觉出了不对劲的地方,不禁皱眉道:“不会是叙旧罢……”

吕释之看进我的眼睛:“他们在商量要不要谋反,何时谋反,谁先谋反……”

我又看了一眼里面,倒并不心乱。这种打算谋反之事,如今我已经见多了。

“他们若是真想谋反,当初便不会降……”

吕释之轻轻拉起我的袍袖让走到暗处,他的声音很低:“他们会降,只因上一役中,燕军投降校尉将领,皆官升两级。可如今形势有异……

如今,韩王负谋反之罪,韩将却无救驾之功;楚王尚未定罪,便被关入囚车。楚将千里奔袭,驰援颍川,本便是贪取救驾之功,可如今他们功名未取,反要受谋反之责……韩楚合军,十万之众,韩军三万,楚军七万……我等汉军,遍布颍川五城,相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余人……还请太子殿下三思……”

我转身而走,踱出大殿的后门。

龙纹素靴踩上后花园铺满落叶的石板,我回首望吕释之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吕释之面色肃然:“臣本来也曾未察觉,是郎中令陈平来寻臣,向臣提及,臣这才恍然大悟……”

我深深叹出一口气,抬首望向雨雾空蒙,润如油酥的天际……适才还兀自气闷的郁结怠惰霎时间一扫而空,随之而来占满胸中的似曾相识的紧张之感……

心中不断思虑,我问道:“父皇的援军,何日能到?”

“他们若是想反,即便长安的援军今夜便能到,他们今日午时便能反。”

我顿住了脚步:“那……如今该如何是好?”

吕释之面色焦急,却不言语。

“召郎中令陈平来见孤。”我挥了挥袍袖,转身回到大殿。动笔疾书,我将现在的情况写得清清楚楚,合上绢布,烫上火印,赶紧让人飞报长安。

等了半晌,只见一人衣衫联翩地匆匆赶来,他周身线条凝练而桀骜,姿势优雅地掀袍迈进大殿,脸上却没有惯常戏谑的微笑,白皙姣好的面容如今却凝固般,严正而肃然,他用那双细长的凤目打量着我:“太子殿下召臣,有何事?”

我微抬袍袖,举手作礼:“郎中令不必多礼,请坐。”

他挑眉,转身落座。

我垂首道:“孤德薄望寡,如今颍川危急,还请郎中令助孤一臂之力。”

他静静地看着我,黑发挽于脑后,如瀑布般直垂而下,曾经妖冶的面容如今一派沉寂,他轻抬双眸,声色委婉:“臣原在项军中供职,楚韩二地,多有故人。臣此来,本便是为了劝降楚将与韩将……太子又何必言相助二字?”

我一怔,缓缓开口道:“那如今,为之奈何?”

他伸手抖了抖袖子,仿佛在整理他烫纹的袖口,垂首轻声道:“太子殿下,原本楚韩二地已然安定,然太子殿下将楚王关进囚车……楚军诸将中,便心生不安了。他们并非敬慕楚王而为之不忿;却是以观太子所为来忖度皇上之意。太子殿下的赏罚,即使是微末,如今也如巨石入浅塘,能卷起轩然大+波……”

我叹了口气:“是孤思虑不周,可如今……”

他抬眼对上我的双眸,嘴角勾出一丝笑意:“太子殿下要解开此局也甚易,就看太子殿下愿不愿了。”

我静静地注视着前方:“孤如今执掌楚韩贰军,虽无半壁江山,却亦是千里沃土,孤出征时,便言于父皇,孤征战四方,只为上报朝廷,下救黔首,为国为民,做点实事。如今孤不敢有丝毫懈怠,有言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为了韩楚两地的百姓,为了我大汉的昌荣,孤还有何不愿?只是不知,此局该当何解。”

他手中的茶盏轻落在身侧的案几上,陈平起身向我作揖道:“那还请太子殿下昭告众将,楚王非但无罪,更是救驾有功。”

我心下一动,倏地起身,楚王……楚王本就是死局中的人,怎么又……

心下纷乱,我踱步到他的身侧,这才发觉,原来我已和他一般身长了。

记得我请伐燕时,遇他尚需仰视,却不想自从我得了额上那颗痣,身体便比常人健硕修长,如今入镜,已如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平视着他,心下冰寒,谦和地笑着:“这么说,这也是父皇的意思了?”

他在我面前垂首,声音仍是委婉:“皇上并未如此授意,只是皇上在臣来颍川时,曾授臣以便宜从事之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