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所有人问所有人独唱团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我曾发过一篇微博——“某天和@薛兆丰等人寒暄,说到网上将央视称为CCAV,兆丰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这是夸奖。众皆不解。兆丰说:我觉得能拍A片的绝对是高手,那么简单的事,还能拍成有趣的电影,多难呀!”而我觉得本台大多数节目的吸引力的确不如。

红十字会是什么星座的?

国际红十字会由瑞士一名银行家亨利·杜南创立于1864年5月8日,这么看来,国际红十字会是金牛座。

47.食品特供有多神秘?

Q 农场动物问有关部门

食品特供是不是特神秘啊?为什么《南方周末》的报道从网上被删了?你们吃得起说不起吗?你们吃有机食品,哪里会对食品安全有切肤之痛?

A 本书编辑答农场动物

你说的这个有关部门比食品特供还神秘,我找不到。但应该说食品特供是个公开的秘密……相当公开,甚至政府官网上都是承认的,举几个例子:部委级别的,如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上的一篇宣传稿件(。ggj。gov。cnjghqzgjghq2002200210t20040701_2800。htm)中提到,针对食品污染问题,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提出,要解决职工餐桌污染问题,使职工吃上无公害、放心的绿色蔬菜。

体育总局官网(。sport。gov。cnn16n33193n33223n34689n36051980557。html)上有这么一句:田主任介绍了服务中心为了使机关和各直属单位的职工吃上干净菜、放心菜,七年磨一剑,把一片荒芜贫瘠的宅基地,建成了总局副食基地。基地全部使用有机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保证了总局食堂无公害菜蔬的供应。

省级的,例如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网(。hainan。gov。cndatanews20060716066)上提到:近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人员经实地考察,拟把该基地定为省直机关安全放心蔬菜的特供基地。

地区级别的,吐鲁番地区政府网(。tlf。gov。cnxwysym。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64699&wbtreeid=291)上说:自10月29日(2010年)国家农业部机关服务局与地区农业局正式签订有机瓜果蔬菜供销合作协议后,目前吐鲁番市亚尔乡、鄯善县辟展乡、托克逊县夏乡的1000座温室大棚正式被确定为农业部生产瓜果蔬菜的定点“菜园子”。

据了解,自与农业部签订合作协议之日起,该地区已先后5次向北京空运了约4吨的瓜果和蔬菜,平均一周空运一次。据主要组织货源的土乐繁邦有机果蔬配送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地区空运至农业部机关服务局的瓜果、蔬菜主要有哈密瓜、茄子、辣椒、四季豆、黄瓜、西红柿等六七个品种,蔬菜供货的品种是根据我地区大棚生产情况和农业部机关食堂的需要共同商议而定的。从目前北京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对吐鲁番瓜果和蔬菜的质量非常满意。

据地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吐鲁番市亚尔乡、鄯善县辟展乡、托克逊县夏乡之所以能成为农业部的菜园子,除了这3个乡镇均是各县市的重点设施农业建设基地外,关键在于这3个乡镇已经形成了有机种植模式和管理体制,生产的各类蔬菜质量可以保证。农业部的“菜园子”并不是终身制,今后随着市场和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其他乡镇也有可能成为北京特供“菜园子”。

县级的,河北省固安县政府网站(。lfguan。gov。cnnewHtmlnewszhaoshangyinzigazsgazsnr。html)上有这么一句:中央警卫局副食基地依托地热生产的鲜活农副产品直供中南海。

48.故宫的文物去哪儿了?

Q 游客火星弟弟问故宫

首先,你们不是叫故宫博物院吗,怎么感觉更像是景点,里面都没多少文物可看,还不如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其次,没啥文物还被偷了?

A 故宫某工作人员答游客火星弟弟

首先,我们确实是博物院,地库里有上百万件藏品,公众能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之所以不能在故宫内展示更多文物,是因为故宫建筑本身就是文物古迹,而且是土木结构,不允许接电,没法走线路,无法达到基本的保温保湿要求,所以文物只能放在地库里。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现代建筑,而法国卢浮宫等也不存在防火、用电问题。长期来看,只能通过修建地下故宫来解决这一问题。

故宫被盗的不是文物,而是临时展品。这种事情谁也想不到,不会再发生了。

49.中国在你脑中是什么概念?

Q 梦之一半问台湾地区的“80后”和“90后”

对于你们,中国是一个什么概念?大陆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从一出生,你们看到的就是你们脚下的那片土地!接受的就是你们大人给你们的教育!吃的就是你们那儿成长的瓜果牛羊!对于隔海相望的“公鸡”,你们的体会也许远没有你们的父辈那么深!那么在你们眼中,对于“回归祖国”这事儿是否像大陆大多数人一样热情?

A 台湾大学社会学硕士在读学生小时候答梦之一半

不可否认,因为历史因素台湾对大陆存在许多复杂的情绪,这份复杂的情绪在我们父祖辈当中也许表现为乡愁,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却免不了困惑。事实上,我是典型受中华文化教育长大的孩子,在文化上对中国古典事物有很深的孺慕之情,这份孺慕之情来自于想象的中国。但是,文化上的亲近并没有让我们对大陆感到亲近。

对我来说,文化上的倾慕和全盘认同是不一样的。我这一代的台湾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对两岸问题感到困扰,因为大家越来越清楚二者有了不同的进程。

更进一步来说,我发现大陆人对台湾的想象也是很矛盾的。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我在上海做足浴的时候跟一位大姐聊天,她很热烈地问我关于台湾的事,也表明了对“同胞”的热烈欢迎。

有趣的是,谈话快要结束时她突然问我:“哎呀,你的普通话怎么讲得这样好,那些从日本、韩国来的人都不会讲普通话的。”

今年我去了一趟上海,发现大陆社会气氛有了些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更开放地思考自己和国家的关系,我相信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坏事。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得以松绑,我认为这是进步的象征。很期待未来世界看到的大陆也能有不一样的面貌,就像我看到的那样。

》 Q49延伸阅读

爱丽丝的秋海棠/杨佳娴

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台湾人,我刚好经历过威权时代与非威权时代的过渡。解严的时候我九岁,来年蒋经国去世,我当时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义,只是发现附近一所提供给半工读学生的宿舍,那些蓝制服的青年全都跑出去,聚集在杂货店里看电视,交头接耳。一种奇怪的气氛在串流。

而我在南方的台湾第二大城高雄长大,这座城市一度被当做“民主圣地”(曾发生过“高雄事件”,逮捕了许多国民党外运动人士),可是,某些自由思潮,也很奇怪的,比起台北,还要慢一点才影响到中小学内的校园生活。所以,我拥有令我的同年纪台北朋友错愕的若干经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