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僧志的简历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变身后的悟空盯着那奸商,淡淡地道:“奸商贾仁义,你为富不仁,黑心黑肠,欺负了多少普通百姓?你那些买马的钱,也都是赚的老百姓的活命钱,这些钱来之于民,我也将其还给百姓。此次便是一个小小的惩罚,区区数百两黄金,对你也没什么损失吧?这次给你一个警告,以后买米卖米,进货售货,都要公平正义,童叟无欺,若有一丝黑心肠,小心我再来劫富济贫,让你也尝尝一贫如洗的滋味!”说完,便将手中的数百两黄金往空中一抛,那数百两黄金顿时变作一大堆铜板,瞬间射向了各个方向,放到那些贫苦的人家手中去了,也许仅仅只是几个铜板,便能救他们的命。

完钱,悟空便以佛陀身份飘走了,空气里却还传来悟空淡漠却威严的声音:“贾仁义,善恶皆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佛慈悲,你好自为之吧。”说完,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些百姓不识悟空的身份,只当是那些佛陀前来惩罚石头镇的第一奸商来了呢,皆都下跪礼拜,而那贾仁义,早已经吓得傻掉了,回家后便大病了一场,遍求名医皆医治无效。在弥留之际,贾仁义脑海中灵光一现,马上命人开仓放粮,接济穷人,又命人在城内修缮佛寺,如此忙活了数个月,那贾仁义却是又慢慢好赚了过来。从此对佛更是信奉无疑,一个贾仁义,却成了石头城的第一善人,成了一个真仁义!

此事很多年后一直流传,也让石头城的百姓们十分信奉佛教,当然,也为唐僧和悟空增加了大量的功德值和佛缘值。

正在策马奔腾赶路的唐僧忽然听见自己的功德值和佛缘值分别上涨了三万点和一千点,便欣慰地点了点头,而这一现,也让他感到十分的惊喜——虽然徒弟做了坏事会降低他这个做师父的功德值,但没想到徒弟们做好事,却也会为他积累功德。悟空的这次行动,便为他带来了三万点的功德值,虽然和悟空消耗的两百多万的功德比起来有点少,但悟空肯定会在咱的教导下继续将好事做下去的。嘿嘿,那这么算来,收徒收仆收宠,也不是完全赔钱的买卖啊,收的徒弟好了,还能大赚特赚呢。

。。。。。

&1t;ahref=。>;。

【卷二】:梦话西游 【078】、和尚也斗富

待到悟空回来,唐僧自又将他夸奖了一番,师徒三人便继续往西边赶去。这西游之路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去,方能完成任务,唐僧又时不时地在秘境中浪费时间,所以这赶路便急了一些,根本无暇观赏路边的美景春se,只能在停歇的闲暇时分望上几眼。

这般赶路,也幸好坐骑是白龙马,若是其他普通凡马,怕是早已经累得口吐白沫而挂掉了。

狂奔数日,唐僧师徒三人终于再次见到了人家,这日下午,日落山尖之时,师徒两人一马便赶到了一处山口,便见前方山凹之中,有楼台影影,殿阁沉沉,唐僧便道:“悟空,前方不是道家殿宇,便是佛家寺院,咱们赶快一些,今天就在那里借宿一晚吧。”悟空答应,唐僧便再次驾起白龙马飞奔起来,不多时已经来到了山门之外。但见那层层殿阁,选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果然是一座雄伟的寺院。

唐僧下了马,与悟空整理好衣装,正欲进门,只见那门里走出一和尚来,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铜环双坠耳,绢带束腰围。穿着一双草鞋,手中提着木鱼,一边敲打木鱼口中还一边念着“波若波罗密”。

唐僧见了,侍立门旁,道个问讯,那和尚连忙答礼,笑着问道:“长老是那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

唐僧道:“弟子乃东土大唐而来,上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至此处天色将晚,欲借上刹住宿一晚。”

那和尚道:“请进里坐,请进里坐。”

唐僧便叫悟空牵着马跟来,那和尚忽见悟空相貌,有些害怕,便问:“那牵马的是个甚么东西?”

唐僧呵呵道:“他是我的徒弟,不过你得小声点,他的性急,若听见你说是甚么东西,他就怒了。”

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怎么招他做徒弟?”

唐僧呵呵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看不出来他的本事呢,而且我也觉得他长得也挺可爱的啊。”

那和尚一阵无语,不好说什么,只得同唐僧与悟空进了山门。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乃是“观音禅院”。唐僧心中暗道:原来才到观音禅院啊。

不过既然是记忆中熟悉的地方,唐僧心中就十分轻松了,便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未及叩谢。今遇禅院,就如见菩萨一般,我可要好好拜谢拜谢。”那和尚闻言,即命人开了殿门,请唐僧朝拜。

悟空拴好了白龙马,便同唐僧一齐上殿。唐僧叩头,那和尚便去打鼓,悟空闲着没事,除了给授业师父菩提祖师叩过头之外,他就再也不会给别人叩头了,所以闲着没事就去撞钟玩耍。唐僧俯伏台前,倾心祷祝,祝拜已毕,便连忙将悟空叫了下来,省得这家伙撞钟撞得欢,给别人留下一个坏印象,徒增麻烦。

拜完观音菩萨,转过正殿,径入后房,按座次坐好,那观音禅院的院主便叫人献茶,安排斋饭,供师徒二人饮食。

师徒二人吃完饭,正端着茶杯喝茶的时候,却见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从后面走了出来。老和尚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总之一句话,穿戴用都很富贵,这哪像是一个和尚啊,简直就是一豪门大富大贵之人。唐僧心中就在想了,这佛教寺院的香火钱啥时候这么多了?

这个老和尚穿得再富贵,只可惜他已经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怎一个老态龙钟!

众僧见老僧到来,便齐声道:“师祖来了。”

唐僧便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

那老僧还了礼,坐下后笑着道:“适间小的们说东土唐朝来的老爷,我才出来奉见。”

唐僧客气道:“贸然造访宝刹,不知好歹,还请老院主恕罪恕罪!”

老僧笑道:“不敢不敢!”随后便问了唐僧一些家乡和旅途的一些问题,唐僧皆都老老实实回答,没有必要隐瞒。不过听得老院主却是一阵感慨:“我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啊。”随即又叫道:“上茶,上茶。”

这时一个小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锺;另一个小童,提了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不过唐僧见了,却是当作没看见,只管自己吃茶,不过吃完一杯,感觉这味道真是不错,沁人心脾,口齿留香,还想要第二杯,却是不好意思开口。

那老僧见唐僧不说话,便问道:“怎么?难道这杯盏、香茶皆不合长老的心意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