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僧志的简历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森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一阵惊颤,心中一阵猜测:莫非玉仙已经知道自己的真是身份了?没道理啊,只有被观音点化之后,走上西游之路,众妖才会得知自己是金蝉子化身的消息的。也许,玉仙只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吧!

而那位李公子,却是在诗会结束后跟自己聊了三句,第一句道歉,第二句赞赏,第三句却是告诉唐森去了长安之后可以去找他玩。然后就给离开了,唐森心中很是满意这位李公子的话,但等李公子走远之后,唐森才记起他没给自己信物,甚至连地址都没有,自己怎么去找他?

罢了罢了,有缘自会再相见的!

【卷一】:大唐小僧 【022】、离别诗

就在李诗韵正准备好好跟着唐森学习的时候,却是没有多少机会了,唐森仅在李府待了一段不长的时间,便离开了,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准备科举考试。

自从参加了江州诗会,唐森的名头在江州彻底打响了,不仅使难以上涨的声望再次上涨了一些,而且连江州学政官都派人送来了名帖,请唐森前去相见,说是有事相谈。

这次谈话之后,唐森便决定参加州县的考试了。因为江州学政与唐森相谈甚欢,更对唐森既有才气又十分谦虚很是满意,明确表示在唐森过了州县考试之后会推荐其进京参加中书省的省考,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了。

而这一届科举考试的州县考,近在眼前,所以唐森不得不离开李府,准备考试去了。

看着李诗韵恋恋不舍的样子,唐森却是呵呵笑道:“通过这件事情你应该明白,有些事情应该从一开始就很珍惜,否则等到结束的时候,想要珍惜却没机会了,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听你爹的话吧,是他养你长大。”说到这里,唐森忽然想起了周董的那《听妈妈的话》,于是小声地唱给李诗韵听,只不过将“妈妈”改成了“爹爹”,听得李诗韵眼泪涟涟的。

一曲毕,李诗韵重重地点头道:“我明白了,老师,你放心吧,我会听爹爹的话的。”

“呵呵,”看着眼前的李诗韵,唐森觉得她挺可爱的,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道:“不过也不要事事都听你爹的,你也得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成为他控制的提线木偶了。”

“老师,我知道的,我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啊,对,就是你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嘻嘻……”李诗韵笑着说道。

唐森点点头,笑着道:“我相信你会处理好的。”说着唐森便要离开。

“老师,我送送你。”李诗韵强颜欢笑地道,勉强的笑容掩饰不聊深深的离殇。

李府大门口,李诗韵送唐森上马车,忽然听见李元宝边叫“陈公子慢走”边从府内冲出来,未见其人,先见其声,不得不说,李元宝虽然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但却不缺少真挚的情谊,这个朋友可以交!

“不好意思,生意繁忙,差点儿误了为陈公子送行了。呵呵……”李元宝笑着提了一个包袱,递给唐森道:“陈公子,这是鄙人的一点心意,留给你作盘缠,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唐森笑着对赶来的李元宝点了点头,也不推辞,而是接过来,笑道:“那就多谢李员外了,我也有一诗送给员外。”说着便让人准备笔墨,挥毫写下一《赠元宝》:

“江流上车将欲行,忽闻元宝来送行。

彭蠡湖水深千尺,不及元宝送我情。”

想了想,又揭开这一页,提笔继续写了一《赠诗韵》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诗的原作者李商隐虽然表达的是爱情,但却标为无题,唐森倒觉得这充满了“春蚕”“蜡炬”这样富有奉献意义的物体,也同样适合表达师生之间的情谊,而原作《无题》诗的后两句什么“云鬓”“青鸟”之类的,却是不适合师生情谊的,所以唐森无耻地将李商隐的另一《锦瑟》诗的后四句给移花接木了,这也算是古代诗歌的串烧吧!

唐森写完两诗,搁笔,分别送给两人,然后唐森才笑着抱拳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然后钻进马车。

随即,皮鞭一声“啪”,马夫一声“驾”,马车隆隆驶离,越拉长了李府门口那一双双凝望的眼。

直到马车消失不见,李元宝才对女儿道:“孩子,回去吧。”

“嗯。”李诗韵乖乖地点点头,仿佛一个很听话的好孩子。

……………………………………………………………………

月余之后,唐森参加了江州科举的州县考,也就是解试,唐森选择的考试科目是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为策问和文学,策问就是问一些治国平天下的谋略方法,文学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文学造诣(实际上是杂文,即赋、铭、颂之类的文章,这里为主角扩充诗歌一项)。

脑海中拥有唐宋名诗的唐森,在诗文上自然无人能敌,而在策问考试之上,学习过古代史,自然知道唐朝最适合实行的各种政策,再适当加上一点自己的现代人思想,只要不提反对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和地主,绝对能够让主考官们折服。

江州州考的主考官便是江州学政,见到唐森新颖和切实有效的一项项治国方案,确实被震惊了,没想到这孩子不仅诗文造诣颇高,更有治世能臣的宰相之材。震惊之余,更想欣喜,不仅为自己的学生【注1】有这样的才能而感到高兴,更联想到以后自己的官途,是否会因为陈江流而变得更为顺畅。

即便这孩子极为正直,不会营私舞弊,但有了这层关系,他至少会关照一下自己,甚至有的时候可以保护自己。有一名做宰相的学生,相信没几个人不敢尊敬他吧。

唐朝的科举其实就像二十一世纪的考公务员,除了初试的笔试,笔试过关的还得进行复试,复试就是面试,面试合格的,主考官才会推荐进京。而面试这一关,才是更重要的。

面试这一关,要么才气出众,得到主考官的欣赏;要么德行优良让主考官很放心,要么关系到位;得到主考官的特别关照,否则是很难被推荐入京参加省考的。当然,关系到位,也得有一定的德才才行,不需要出众,但不要太菜,否则被上面的人责难,主考官也逃不开责任的,将会重罚。

而唐森,已经提前进行面试了,所以只需要笔试通过,便可以顺利进入京城,进行中书省组织的省考。而如今,唐森的笔试成绩竟然如此出众,让主考官大为满意。直接以江州州考第一名的身份,推荐入京!

之后,唐森回到陈家村,唐森的养父母陈氏夫妇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想种地,也不远去城里居住,唐森早已经用写诗赚来的钱为他们修建了大宅,买了不少土地,足够他们过上小地主般的生活了。

然后,又去了金山寺,与明长老悉心长谈,然后道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