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下棋的女人王斧头姓什么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在莫斯科稍事休息之后,我们一行6人来到了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府喀山。鞑靼斯坦共和国是俄罗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生活富足,独具特色的鞑靼斯坦少数民族文化令这片土地更显与俄罗斯文化不尽相同的异域风情。历史上,鞑靼本族人从来没有赢得过世界冠军的荣誉,因此冠军赛令鞑靼政府非常重视。比赛组委会由政府总理亲自挂帅,主持日常工作的体委主任在组委会中挂的是常务副主任头衔,与比赛相关的交通、安全、卫生、旅游等方面也由当地政府相应部门的一把手负责,这些政府要人的名字同时出现在那本印刷精美的薄薄秩序册上,更显示出俄方对比赛高度重视,对皇冠势在必夺的决心。

坐着老式宽敞的伏尔加汽车,看着从机场到城市里的街两旁到处贴着的比赛招贴画,我们入住进当地政府招待贵宾的别墅里。三、四层楼高的主体别墅被包围在几幢并不显眼的群楼之间,楼房里面从医生、厨师、卫生检疫到门卫清洁工人整套人马都配备齐全。俄方提供的接待水准我们中方代表团无可挑剔,如果非要说出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安排我们下榻的整座建筑物内到处都装着摄像头,让人觉得反而没有安全和自由可言。这样的环境令自己时刻不敢忘记,比赛前半程自己是客场作战,这里是俄罗斯的喀山而不是国内自己的主场。

俄方为我们提供的接待服务细致入微,却似乎处处在有意无意之间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人家的地盘。比如当我们几个中国人想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告诉服务人员一声,不管去哪里随时都有警卫和警车开道。其实,喀山的城市人口并不多,交通也从不堵塞,所以警车开道不过是个摆设,这样的出行阵势每天都发生,但直到前半程比赛结束,自己都有些不适应。

中国代表团下榻的别墅远离市区,从安全角度考虑出发,每当我们几个中国人想走出大门散步的时候也要预先告知,然后就是浩浩荡荡一堆人出行。我们几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后面总会紧紧跟随着保镖,令我们不管去哪里都目标很大,这样的散步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乐趣。

在喀山的日子总得想个办法不受约束地活动活动吧,几天之后,中方代表团提出能在住地提供乒乓球台,这样身体锻炼就不用再到室外去了。对此要求,组委会方面立刻表示没问题,大约两个小时之后,崭新的乒乓球台已经在别墅二楼过厅里架了起来。后来的某一天,无意中听到了俄方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员对自己球技的夸奖,原来,监视器下他们可以看到几名中国人每场乒乓球比赛的较量。 对于乒乓球并不普及的俄罗斯,我们几个中国人的球技大概和专业选手差不多。

饮食方面,对于我们入口的食品都要进行卫生检验。组委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每餐饭除了当地人最喜欢的肉食之外,厨师充分考虑我们中国人爱“吃草”的特点,水果、蔬菜也准备得很充足。虽然不能提供中餐,但当我们听说厨师的手艺款待过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之后,那并不太合口味的俄式西餐味道也令我们几个中国人想不出什么可以抱怨。

赛场设在当地最大、欧洲排名第三的可以容纳千人的音乐厅的华丽舞台上。开幕式的场面隆重极了,精彩的节目,专业的主持,鞑靼斯坦共和国的总统为比赛亲自剪彩,两个人的比赛令能容下上千人剧场内座无虚席,如同一个盛大的节日一般。一切都是喜庆热闹的,祥和友好的气氛背后是充满火药味的大赛即将开战。

比赛前半程之赛前分析

1999:收复失地(3)

传统赛制16局的对抗赛是漫长的,考验棋手的技术实力,更考验棋手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近一个月的比赛过程中,最终决定棋手胜负的主要因素不是双方的技术,而是两位棋手的神经是否坚强以及她与代表团所有成员特别是教练智囊团是否配合默契。

出发前,没有人向我提起过喀山前半程比赛的得分指标。客场作战,很多情况都是无法预料,大家都不想给我增添更多的思想负担。自己在心中给前半程客场作战立下的目标是争取打平,八局棋下来能够打成4:4就是成功。喀山之战对手占据了绝对的主场优势,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俄罗斯更有一句谚语:家门口作战,连自家的屋墙都会为你增添力量。所以,能以打平的比分将对手带进自己的主场沈阳,胜利的天平肯定会转向中方。

没有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还有一个理由,加里亚莫娃自恃已经具有女子世界冠军的水平,加上她近期比赛的战绩辉煌,气势很猛。另外,她的国际等级分也比我排名靠前,此番对抗赛前绝大多数舆论更看好她能取胜,所以把对抗赛顺利拖长也可以达到打压对手气势的作用。我给自己立下的比赛计划基于孙子兵法中所言:善战者,必先立于不败之地。

棋盘上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弥漫,但比赛却是紧张激烈,容不得你有一点马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实际情况,才有可能制订正确的计划,进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胜利机会。

与教练组一起对加里亚莫娃和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虽然对手拥有上面提到的种种有利条件,技术状态也处于她本人巅峰期,但她身上同样存在着不足和缺陷。第一,对手比赛时容易陷入时间紧张,而这种现象绝少在自己身上出现,因此在对局过程中的第30…40回合中,对手可能比自己出现错误的几率更大。第二,对手没有过打对抗赛经验,她所有的优异成绩都是在公开赛和循环赛中创造的,而对抗赛赛制对棋手把持心态的能力要求更高。在这方面,三次世锦赛决赛的洗礼,令自己对如何打对抗赛已经很有经验。第三,十多年来一直负责加里亚莫娃训练比赛的教练潘琴科的名单未见出现在对手的智囊团名册里,现在她的教练组成员是临时组合而成,配合未见得默契,特别是当比赛进程出现挫折的时候,更会因为彼此了解不够容易产生摩擦。在这一点上,我方的情况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且不说中国体育现有的举国体制下能够集中一切优势力量来备战,自己与辅佐我比赛的两名教练关系绝对默契。合作了11年的叶江川像我的兄长,前一年就加入教练组的章钟虽然年龄小自己8岁,但训练中从来是一副教练的模样,生活中更是我的好弟弟。我们代表团中的另两名成员一位是自己单位的领导、北京棋院的姚文义院长;另一位是关系亲如父女的医生任玉衡,每次世界冠军赛漫长的对抗都有老人家为他的“二女儿”保驾护航,确保我能够以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场新的战斗。中国代表团如一驾装备精良的战船蓄势待发,现在就看我这个冲在前面的战士能不能奋勇拼杀了。

比赛前半程之硝烟突起

1999年7月30日,决战第一场硝烟弥漫,对局进程充满了戏剧性。此弈,加里亚莫娃持白棋没有采用惯用后前兵开局,而是采用了她最近才转向棋风凶猛局面-更加开放的王前兵开局。对抗赛的第一盘棋往往能透露出决战双方的布局准备体系和心理状况,加氏在第一局棋便毫无保留地显露出她的布局准备方案和求胜的欲望,多多少少出乎自己的预想。

首局比赛双方都有些没有完全进入比赛的角色。六个多小时的对局过程中,加里亚莫娃总是抱着头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思考,像钉在那里一般。而以往的比赛中,她总是喜欢在对手走棋的间隙到赛场的空地上转转。自己的紧张表现方式略有不同,人家是纹丝不动,我却在对局过程中不下五、六次走到赛场(舞台)旁边棋手的休息室里,试图暂时换一个环境舒展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

老实讲,这局棋自己下得并不是特别理想,在中局相持阶段着法不够紧凑,被对手一点点施加局面压力,陷入了一个被动的后车残局。幸好,加氏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局面优势忽视了黑棋的反击,错过了继续简化局面的机会,最终只好在对局进行到第66回合时选择长将不变和棋。对局结束,自己能从劣势局面下顽强防守成和棋令中国代表团全体都松了一口气。好危险,差一点让对手一上来就弄个下马威,如果她一上来就得手,岂不会愈发强化对手的自信心。

回想对局过程,自己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与对手的“直入主题”相比,自己还需要在对抗赛刚开始的阶段预热一番才能渐入佳境。

7月31日,第二局比赛继续进行。执黑棋的加里亚莫娃选择了一个她以前没有下过的异常激烈对攻变化。看来加里亚莫娃也感觉出她的中国对手的状态尚未完全兴奋起来,所以才放出胜负手,力求夺取先机。看到加氏选择此变,自己心中不禁暗喜,早在比赛开始前,我们就把对手可能选择的开局变化一一考虑周详,所以我们的备战过程中对类似的变化有过较为详尽的研究。

执白棋的我自信地选择了弃兵变例,进而又弃子,不计代价,矛头直指对方王城。这一凶狠的下法出乎加氏的预想,黑棋空虚的王翼阵地频频告急。行棋至28步时,虽然黑棋盘面上白多好几个棋子,但面临无法化解的绝杀,加里亚莫娃只好缴械投降。此役,是自己近百局世界冠军决赛分出胜负的对局中杀得最脆也是行棋回合着法最少的一局。这局棋之后,也许是加氏感觉到自己不善于防守,可能是她领教了中国棋手强大的攻杀能力,她再也不选择对攻的开局变化,加里亚莫娃再也不想给我任何攻王的机会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99:收复失地(4)

接下来的第三局,我在优势的局面下错失了方向,被对手突发妙手,把比分追平。好在,经历了上一届比赛对阵波尔加失利的教训之后,自己已经能够比较好地把握心态了。过去了的对局,无论质量如何结果好坏都已经成为历史,十六局的对抗赛,路还长着呢。

第四局,激战成和;第五局,我赢了;第六局,加里亚莫娃又顽强地把比分扳平。第七、第八局双方都走得比较谨慎小心,和棋。喀山八局棋场场激烈,最终的比分4:4,正好是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结果。

在喀山比赛刚开始我就体会到这次对抗赛的激烈程度了,要想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不仅仅要在技术上战胜对手,心理上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赛后,我看到有的媒体当时的报道:“棋后战赛完四盘,谢军与加里亚莫娃弈成了平手,这对谢军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坏的结果。特别是在第三盘意外失手后,能在第四盘与对手弈和,谢军无疑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心理的依托。但这仅仅是一个缓冲而已,要想有更好的结果,谢军似乎还需要在心理上有一个转换。”

这篇报道真是一下子指出了问题所在。一点不假,从风格上说我们两个人都是进攻型棋手,这一点两人在以往的比赛中已体现无遗。但现在我的问题似乎就出在过于追求进攻上。虽然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自己对抗赛的经验很丰富,但在几局战胜对手后,我并没有改变作战方针稍作调整,将胜利化成一种心理优势加以利用。谁承想我的对手加里亚莫娃根本不像其他女棋手输棋之后那样萎靡不振;相反,每一次失利之后她都像一头受伤的狮子一样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寻求更凶猛的反击。

好自信的对手,为了这次比赛,加里亚莫娃真是毫无保留地拿出了看家本领,她一直都相信自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女棋手,只是还需要好成绩来证明一下,至少她还需要先过了谢军这一关。通过前半程比赛的较量,自己已经完全进入了比赛的角色,4:4客场平分秋色更令自己对后面的比赛充满了信心。

期待着赶紧回到国内,为一周后就要开始的下半段比赛备战,谁知我们中国代表团还差一点走不了,留在了喀山。说起来,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难题。从喀山到莫斯科,每天有五六班列车,每周还有两班飞机,交通很方便。谁知道等组委会去联系返程机票的时候,才知道坏了!原来正逢俄罗斯休假旅游季节,7日比赛结束的那天是周六,晚上的火车全部客满,8日是周日,喀山到莫斯科正好没有航班,火车呢,也只有硬座,没有包厢了。从喀山到莫斯科要开14个小时,让这些贵宾干坐着回去,岂不丢喀山人的脸。据说后来还是组委会主任、鞑靼共和国副总理为此事出面协调,专门为7日晚最后一列驶往莫斯科的火车加了一节包厢车皮,才使一道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总算是有惊无险。

比赛后半程之移师沈阳

硕士毕业照……

回到国内,在北京略作调整之后,大部队移师沈阳。在自己的主场作战,中方代表团的队伍一下子人丁兴旺,壮大了很多。日常起居、生活饮食方面的安排更是顺心顺意,主场的优势一下子显露了出来。

为了让我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迎接比赛,常生活在自己身边的还是对抗赛前期的那几个人,每天的生活日程无一不以我为中心转。他们几个人在青山脚下的小世界中潜心修炼我这个就要上战场冲杀的兵,我们的周围又有几十人、几百人在为比赛服务。

参加世界冠军赛决赛的棋手只有两个人,可办好这样一项赛事却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世界赛事,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组委会由体委主任亲自挂帅,竞赛、接待、宣传、卫生、安全、保卫一整套人马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告诉运转。

八月中旬的沈阳,山里的夜晚已经气温很低了。为了避免山区荒僻可能出现意外,负责保卫的战士整晚都守在屋外站岗。每天准备棋都到深夜,临睡前透过窗纱看到屋外那些小战士挺拔的身影,自己都会很感动。一想到在自己的主场下棋,一想到自己的背后有无数双期盼的眼睛,自己的力量就不打一处来。

还有就是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媒体记者,为了保证棋手能够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备战,比赛组委会没有安排任何媒体记者下榻在棋盘山。棋盘山位于沈阳郊区,这些老记们每天乘坐大巴士往返于沈阳市区与棋盘山之间,他们花费在往返赛场路上的时间恐怕不比自己每日备战的时间少。

风景秀丽的棋盘山脚下,依山伴水建造的前后两座独立别墅是中、俄双方代表团临时的家。像在喀山一样,我们请求组委会在屋子大厅内摆放上乒乓球台,每天晚上大家都要挥拍打上几局。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日子自己的乒乓球水平特别棒,江川、章钟等人总是自己球桌上的拍下败将。更妙的是,自己经常能有机会在比分打到19:19之类的僵持阶段突然发力,取得最后的胜利。开始的时候,自己还想到他们可能是故意让着自己,让我保持个好情绪。时间久了,自己便忘了这码子事情,从心底里相信自己的球技飞涨。直到比赛结束,这两位老兄老弟才把自己又叫到球桌边,大呼小叫一定要好好“教训”我。奇怪,谢军的神奇扣杀怎么突然不灵了呢?一定是对抗赛神经绷得太紧,棋战斗得太激烈了,比赛结束人一放松,当然累劲儿都上来了。

。。

1999:收复失地(5)

“我们一直让着你,你还真以为自己乒乓球是高手了。”江川一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