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巧言令色出自 > 第58部分(第1页)

第58部分(第1页)

女人的鸟气!

两人一无默契二无灵犀的说了几句话,便在两位侍女的注视下分离,再见之时,已是年关。

26回家

唐惜时并没有唐惜春那般忐忑不定一脑袋的胡思乱想。

唐惜时自七岁上山习武;青云道长当真是如师如父;唐惜时一直对师父极其信服;既然师父叫他们来;纵使蜀太妃有些不同寻常之处,也不会太过离谱。

但是,唐惜时没料到;他在回青云观前竟没能见唐惜春一面。

唐惜时一直在侍卫处等到中午,都不见唐惜春出来,无奈只得托人进去问一声,过一时,倒是白露出来了;白露道;“惜春公子在同娘娘讨论算术之事,公子吩咐奴婢代为转答唐公子,请唐公子先回去青云观吧,惜春公子约摸要在咱们上清宫住上几日的。”

唐惜时只得回了师门。

他原以为唐惜春顶多就在上清宫住个三五天,不承想,转眼大半个月都无音讯。连皓月都有些思念他的惜春哥,自从唐惜春走后,既无人给他洗澡擦背,也无人做好吃的夜宵了。

皓月撺掇唐惜时,“总该去瞧瞧惜春哥才好,拿些咱们山上的土产孝敬孝敬太妃,太妃肯定格外照顾惜春哥。”

想一想蜀太妃的模样,可不像是会稀罕他们青云观土产的人。而且,唐惜时瞅皓月一眼,道,“太妃就住上清宫,说离的远些,同样是青城山。难道上清宫会少了青城山的土产?”这叫什么馊主意。

皓月道,“我就是不放心惜春哥。”

“没啥不放心的,师父跟太妃早就认得。”这样说着,唐惜时到底没去上清宫看望唐惜春,他不是腻腻歪歪的性子,更不会把唐惜春当成大少爷娇惯,反正唐惜春这样一个大男人,即使有什么事,蜀太妃看在青云道长的面子上,也会留些余地的,顶多就是像皓五一样被扫地出门。

事实上,真的是唐惜时多虑了。

人家唐惜春非但未被扫地出门,待过年回家时,唐惜春完全是坐宝车、披华裘、前拥后簇,那叫一个威风排场啊。

门房看到他家大爷这般金光闪闪瑞气千条的回来,还以为唐惜春是哪儿发了大财衣锦还乡了呢,忙不迭上前行礼问安,唐惜春对送他回来的侍卫头领董南道,“一路劳烦董大哥了,还请董大哥勿必要进门喝杯茶。”

董南笑,“公子吩咐,却之不恭。”又招呼手下给唐惜春卸下行礼,门房的奴才连忙抬了进去。

唐盛不在家,去了总督衙门,便是大管家唐忠待客,罗氏着人安排酒席。

唐惜春先去老太太院里,这会儿老太太已听得信儿,正恨不能出去迎一迎他家大孙子。皆因外面天寒,丫环苦劝着,老太太方坐在屋里焦急的等着盼着。

老太太清楚,儿子把孙子撵到山上去吃苦受罪,这转眼就已是小半年,她老人家心里不知道有多惦记,想着唐惜春自幼娇生惯养,啥都吃过,就是没吃过苦。如今一去半年,还不知给折磨成什么样了呢!

老太太只要一想到此处,就满是心疼,再一次吩咐丫环,“叫厨下给春儿做些滋补的东西,他爱吃鱼,弄些新鲜鱼给春儿做着吃。”

丫环再一次应了。

过一时,听外头小丫环欣喜又响亮的禀道,“大爷到了!”

老太太忍不住自榻中站起,两步迎了上去,高声道,“我的春儿回来了。”

唐惜春自外而入,见着祖母也是满心欢喜,笑着唤一声,“祖母。”忙快走两步,扶住老太太,搀了老太太坐回榻间。

老太太年纪并不算大,六十都不到,眼睛稍稍有点花,看人是没问题的。她仔细打量了唐惜春一阵,伸出热乎乎的掌心摸摸孙子的脸,眼圈儿微红,“瘦了瘦了。”

唐惜春笑,“孙儿没瘦,是长高了。”

“瘦了,也高了。”老太太拉过孙子的手,一摸才笑了,“你在山上过得好,我就放心。”掌心这样柔软,哪儿像小半年洗衣做饭管菜园子的手啊,肯定是没干过重活的。先时唐惜春寄信回来说什么洗衣烧饭管菜园的事,肯定是故意写来诉苦的。老太太心里偷笑着,心情大好之际,也有心情细看他孙子的穿戴。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这衣裳料子可真好啊。颜色好,光泽也好,摸在手里柔软如水光润如丝,老太太即便见识不多,也知这是上等丝锦。再看唐惜春头上戴的金丝嵌宝冠,眼中满是不解道,“春儿,这不像咱家里给你捎去的衣裳啊。你也没这样的冠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