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悠悠入名下一句 > 第一章 纷乱终年天下平(第1页)

第一章 纷乱终年天下平(第1页)

大夏。

夏五月甲辰,帝病逝于永安宫,六岁皇子刘衎继位,天灾不断,宦官阉党把持朝政赈灾银粮十去九空,百姓在天灾重税下起义抗税杀污吏。

各路达官显贵纷纷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养兵自重,短短几年天下大乱,政令不出朝堂,值此国难之际天子皇叔刘闵诸侯王靠江宁水肥之地,拉拢谋士,铸甲养兵,征讨反贼,十年间战遍天下还政于朝廷……

然,诸侯王入长安城后,皇城走水先皇子嗣无一幸免于难。

“老翁这般急忙所为何事啊。”小童拦住了一个满头大汗的老者。

“小道长,董善人家的私塾先生说了这月是刘皇上登基的日子,天下士农可领九斗粮!”

本不想理人的老者看到小童穿的是青袍道服后才扔念叨几句,匆匆离去。

听到老翁所言黎本初被震惊了,天下士农都可以领九斗粮的话那么篡位的刘诸侯王到底有多少粮?不对劲啊,就古代这种急汛兵灾等大事靠鸽子,日常消息靠马来传递的行政效率真能让天下士农领九斗粮?

即便是前世有网络的那种环境想发点东西肯定不容易,在古代发粮食肯定有‘损耗’说不定像前些年那样十去九空,不过刚刚改朝那些贪官污吏应该不敢搞得太明显。

看着远去的老翁黎本初摇摇头双手裹着师傅让买的生宣纸回道观。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十余载,起初随身飘着一个别人看不见的玉碟他还以为这里能修仙。

小时候随父母逃兵灾,几岁时就已经和生父母流离失所了,更坎坷的是在一次攻城中他和父母走散。

所幸战乱过后有道观赈粥,见黎本初无父母且识字就收留了他,那时的道观会点医术的都下山了,所以有一些余粮能接济黎本初这种岁小食少的孩童。

经过几日适应后,黎本初就去道馆寻找仙缘,可惜里面的藏书都是劝善、修德、格物、天象、医经等等道典,根本没有修仙之法。

在向收他回来的居士和道观仅剩的一名道士询问后,黎本初才知道这个世界的仙人只活在传说之中,近点的也就是某某道士医术惊人有起死回生白骨生肌之能。

自那以后他就被打上了仙痴的标签。

也没什么不好的,行医归来的观主听闻六七岁的小孩是仙痴后还让他今后道馆都由他来打扫,馆士从此多了一个跟屁虫……

今日外出买生宣就是馆主师傅让买的,用来给一个友人作画,平日黎本初就跟着师傅主持斋仪,一般而言这是观主来做的,不过他们这个道观医书传承众多,又逢大乱之年,观主本着为道观再添一本医书着想,很少留在观内,大多数时候都在外远游行医。

鹤观。

黎本初回到道观脚下后熟练的一跨两个小台阶迅速回观,这里有几十层碎石台阶,每次回来都会忍不住又跳又跨着回观。

雨过天晴后的台阶有点滑,黎本初在跨过最后一处台阶时踩到了一块光滑的大石头。

脚底传来的触觉让黎本初感觉不妙,在滑倒前迅速找了一块较为干枯的土地纵身一跃,结果怀中的宣纸也随着这一跳抖了出来。

落在地上的宣纸还没等他跑过来就被一只手拿起,那人还拍了拍宣纸上泥土,黎本初本想向此人道谢,谁知这人转身过来后黎本初才看到这人是他的师傅。

黄源眉头紧皱,本来他想和故友一起在凉亭饮茶作画的,现在看来只能饮茶对棋了。

“你这劣徒!我再三嘱咐今日有故友前来你……唉,罢了,你去把周易参同契用木炭抄在后院墙上。”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往厢房走去,虽不能作画,但黄源还是打算为难为难故友,这次就摆一个残局来等故友吧。

一个多时辰后黄源从厢房拿出备好的凉茶和棋子,摆了一个龙困浅滩,这棋局白子把黑子围在星位之中,但有三个小口能出去反包白子,不过一旦下错子那么连在一起的黑子只能被慢慢断气而亡,又或者在黑子内布下绝气死阵掌控星位之内。

这棋局是他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一时半会是绝对不可能破解的。

……

不多时,对着棋盘凝神注视的黄源听到了一道声音从背后传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