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回到古代玩机械TXT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周梦蝶接过清单后,马上随林先生他们一起去了墟里,找墟里的衙门出面筹备用料。

雷晓飞自从开始办农场,就做了配饲料养猪的准备。他清楚动物的生长中,钙质是占很重要的作用,在食物中加入钙质,能使动物快速成长。

前世人们为了促使猪的成长,在饲料中加入鱼粉,来增加猪的营养和钙质。而在当代,鱼还不够人吃,哪来的鱼制鱼粉呢?雷晓飞只好退而次之,把“合作社”里所有用过的猪骨、牛骨收集起来晒干待用,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雷晓飞让洪彪先把所有收集的骨头磨成粉。自己就到猪舍那边去巡视一番。

猪舍自从养上猪后,雷晓飞就没有来过多少次,因为他也确实太忙了。雷晓飞刚走到猪舍,就碰上了正要喂第二趟猪的屠夫婶,他就向屠夫婶了解猪的生长状况。屠夫婶边喂猪,边一五一十地把猪的生长状况告诉雷晓飞。

“合作社”里的猪一共养有五十六只,都是断奶后买回来养的,最大的养了两个月,最小的才养了一个月,买回来时大约十来斤左右,养到现在,最大的也没超过三十斤。屠夫婶着急地对雷晓飞说:“雷小哥,这些猪就好像老是吃不饱似的,不停地叫,你就快想想办法吧,这样下去,猪要养到何年何月才能赚钱。”

雷晓飞又向屠夫婶了解了猪的生活习性和喂猪的猪食。屠夫婶一一道来后,雷晓飞听完后心想:就光吃些猪草,连米糠、饭尾都没有,那当然是吃不饱啦。

雷晓飞安慰地对屠夫婶说:“赵婶您就放心,我现在就想办法。”

雷晓飞从猪舍回来时,天近黄昏。洪彪已将骨粉全部磨好,并按雷晓飞的吩咐,用瓦罐装好密封。雷晓飞让他拉到猪舍里去存放好。

第四卷披荆斩棘

第99章师徒新论

雷晓飞和洪彪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后,墟里的人已陆续开始回来。因为古时候的人没有夜生活,人们一般是傍晚六点左右就开始睡觉,所以墟里的小吃店下午五点左右就收铺。收铺后,记好帐目,处理好剩余的食品,再洗干净铺里的各种东西,“合作社”在墟里工作的人员就可以收工回来。众人回来后,统一在“果然好味”吃晚饭,晚饭后,再继续工作两小时才睡觉。

雷晓飞已成功地把“合作社”众人的饮食习惯扭转为每日三餐。早餐和晚餐统一在“果然好味”吃,午餐就分开,留守的人在“果然好味”吃,墟里的人在“好味道”吃,吃饭全由“合作社”开支,也就是名符其实的“大锅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合作社”的众人已经习惯了这种饮食方式,并且由于雷晓飞注意餐中的营养,众人已全部没有了过去的面黄肌瘦,看上去比以前健康多了。

晚饭后的工作一般是妇女集中做粽子、云吞和面条;男人则分几处作业,孙伯一人负责做鱼蛋,赵屠夫和洪彪负责狗肉和卤味的前期工作,而雷晓飞呢,当然是工作量最大的了,所有厨房的工作都要他负责,余下的人就跟着王木匠做串食品的竹签。

周梦蝶也随着“合作社”的众人回来。她回来后,就告诉雷晓飞需要筹备的材料已有眉目,三天后可以备齐。雷晓飞点了点头,说:“那只能等三天后才配饲料了,这几天你就随便自由活动,什么需要就出声,因为‘合作社’很忙,招呼不到你就别见怪。”

周梦蝶想了一下后,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雷晓飞:“我可不可以跟着采微妹子?”

雷晓飞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了:“好啊。”

周梦蝶见雷晓飞答得如此爽快,反而愣住了,她心想道:听父亲说,采微妹子算是他的徒弟了,难道他不怕被我偷了师?

雷晓飞见了周梦蝶古怪的神情,以为她还有事,就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啦。”周梦蝶连忙掩饰着表情说,说完就找林采微去了。

集体吃过晚饭后,“合作社”的众人就自觉地各就位开工。因为雷晓飞的手受伤,厨房的事只好交给林采微了,他在旁边当“甩手师傅”现场指导。

厨房每天晚上的工作有煲汤底、焖狗肉和制卤味。林采微来到厨房时,周梦蝶也跟着进来,她有点怯怯地问雷晓飞:“雷……雷小哥,我可以在旁边看吗?”

“可以啊。”雷晓飞还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

周梦蝶就更好奇,难道他真不怕被我偷了师?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传艺是很保守的,师傅授徒弟时,从不允许有人的旁观看。周梦蝶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雷小哥,你就不怕被我偷了师?”

“偷师?”这时轮到雷晓飞愣住了。

说真的,雷晓飞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带过徒弟。前世在工厂时,他所在的车间是以集体作业为主,所以如果有新人进来,就放入集体中跟大家一起学艺,并没有指定的师傅;而现在的林采微也不过是他口头上的徒弟。

虽说雷晓飞没有带过徒弟,但他却私下教过很多人,无论在前世还是今生,不管是谁问到他,只要他会的,都从不吝惜地教人,师徒的概念在他的心中很薄弱,这可能是前世先进社会中宽松环境的影响和他温驯的性格的作用吧。

雷晓飞愣了一下后,就呵呵地大笑着说:“怕什么,我还巴不得多几个人学会,我就不用这么辛苦。再说采微妹子也不算我的正式徒弟,这里的人谁愿意学我都愿意教。”

周梦蝶听了雷晓飞的话,心中掀起一片波涛:这年轻人的观点好新颖,对技艺一点也不保守,如果人人都学他那样,很多技艺就不会失传了。跟着他做事的人就有福了,可以学到手艺防身,起码不怕挨饿。想到这里,周梦蝶望雷晓飞的眼光又多出了一丝敬佩。

其实,古代授徒之所以保守,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各行各业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所以就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连对传授徒弟都保守了,对外人理所当然就更要保密了。

雷晓飞现在则没有“饿死师傅”的忧虑,相对当前社会,他浑身的技艺多着呢。而且现在“合作社”的人手不足,雷晓飞恨不得教会多几个人,好让自己放手来做些别的事情和研究。当然,他要教的人也有条件,就是起码要人品没问题。

“合作社”的加班收工后,已是晚上九点多,雷晓飞和林先生、胡医师这三个“合作社”董事,每天风雨不改的碰头会循例进行。

今天的碰头会,主要讨论的是如何解决“合作社”人手不足的问题。

“合作社”里的人都清楚,“合作社”因经营扩大,人手已严重不足。

就墟里的小吃铺子来说,正常运作都需五到六人,幸好现在是春节刚过,“合作社”众人原本的行业还未兴旺,烧窑的钱师傅基本没工开,张铁匠和王木匠也没有什么工做,三人现在就长驻“好味道”了,而卖菜的孙伯,每天卖完菜后,也要到“好味道”上班,加上“专业厨师”林采微,小吃铺子的人手才刚刚好,遇到铺子特兴旺时,几人还忙不过来,因为几人都不专业。然而,这景况也不可能长此下去,毕竟,这些人家里还有一份放不下的职业。

除了小吃铺子外,“合作社”其它几个环节的人手也很紧,每天两小时的“加班”,有时还完成不了明天的需求。前世做过管理的雷晓飞知道,人不能总处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招人,最少要增加四到五个人。

古时候,因为行业不兴旺,剩余的劳力很多,加上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人人都想找工做来帮补家计,所以要招人做工其实很容易,只要说一声,人们就会排着队来见工。

但雷晓飞考虑到“合作社”的股东众多,几乎包含这里所有的家庭,如果突然加入外人,会不会对这里几家人的团结造成影响呢?排挤外人是国人的通病,更何况这班人还是被别人排挤才到这里来落脚的呢。“合作社”刚成立,各方面的基础还相当薄弱,这里的大多数人又是文化水平低下、小农意识特强,一旦不团结,甚至会导致“合作社”散伙。所以雷晓飞把这道难题摆上了董事碰头会,让林先生们和胡医师两人定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