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抗战之钢铁咆哮免费阅读 > 第67部分(第1页)

第67部分(第1页)

“相信大家现在也听出来了, 第45军现在还没有师一级的编制, 看上去有点不像话。 现在45军的工作千头万绪, 但也不至于忙到这点时间都没有 , 一句话,不管是暂编旅,还是混成旅, 或者是骑兵旅, 谁的表现最突出, 谁就先升格成师。 西北马军家现在云集宁夏, 打垮了马家军。 青海, 西宁就是我们立足抗日的基地。 虽然我们从奉天城撤退下来了, 但并不是战败, 日军在奉天打得并不比我们出色,我们不缺优秀的指挥官, 同样也不缺无畏的战士, 我们缺乏的只是一个稳定的后方, 缺乏的是支援。 我说过, 总有一天, 会带着所有人打回奉天, 而这一切, 就从宁夏开始, 夺取宁夏,青海, 扩军备战! ”

“进军宁夏, 扩军备战!”冯占海, 张治邦, 赵毅等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脸色狂热地道。

姜立肃然地看着眼前这些人, 熟悉的面孔。 从晚清以来涌现出无数大大小小的势力, 很多地方军阀, 很多地皇帝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热血过, 有股敢于玩命的气势, 包括热河那个已经失去了雄心的汤老虎, 年轻的时候同样是敢打敢杀的人 , 可为什么这些人一旦得势之后便被荣华富贵 被稳定腐蚀了原本的雄心? 因为人都有惰性, 一旦失去了目标之后, 便会被随之而来的充满诱*惑的生活所侵蚀。

至少现在眼前的这群人大都是最为挚诚的爱国之士, 现在迫于形势, 姜立还不能立即引入红色势力, 对这些将士做思想工作。 以免提前跟蒋委员长对抗, 将宝贵的力量浪费在内耗中。 但哪怕是进入西北, 也要时刻提醒着眼前的事业不过是刚开始, 一切服务的宗旨是将日寇驱逐出中华。 让这些将军们能最大限度的将这股热血持续的燃烧下去。

杨耀峰同其他一众旅长一起喊着同样的口号, 从这些旅长的目光当中, 杨耀峰可以看到他们对姜立一种狂热而崇敬的态度。 一个能统御部下到如此程度的人是他所未见过的, 至少宁夏的马鸿宾还差得远, 这一战, 马家军必败!

…………。。

“主席, 杨厂长请你去清溪亭一起饮茶赏雪。” 幕僚张梅远正好从门口过来, 客套了一下传话的角色。这杨厂长是兰州士绅的领袖杨思, 又是甘肃铸币厂厂长, 在兰州是个非常有地位的人, 哪怕之前雷马事变, 雷中军扣押甘肃省主席马鸿宾, 在事变前, 雷中田也见过杨思,征询过杨思的意见。杨思也因为雷中军未成事, 威信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因此和现在新任的省主席套近乎。

“不去了, 现在国内乱作一团, 哪有劳什子心情看雪景 , 姜立从奉天一撤, 整个东三省再无阻挡日军之力,坐视日军进攻, 未能团结一致抗日, 更无一兵一卒北上支援。这南京当真是糊涂透顶! ” 邵力子此时心情仍然愤懑不平, 918事变爆发之后, 邵力子呼吁停止内战, 扩军准备抗战, 可他一个文人对军界没有什么影响力又如何能成事? 若非没有可靠的军队, 南京恐怕也不会任命他来甘肃任这个省主席。

“ 主席, 原奉天省省长藏式毅求见。” 外面管家一路快步走来, 小声说道。

“藏式毅? 这个节骨眼上来兰州? 倒也难为他了, 带他去大厅。” 邵力子说着, 向大厅走去。

张梅远听后心里一惊。 之前马鸿宾可是派人过来请邵力子周旋。 让姜立不要进宁夏 。邵力子连见都没见, 随便派个人将其打发了。 现在一听藏式毅要来, 居然想也没想就直接去了, 用屁股想都知道邵力子对马家军与姜立之间的态度, 姜立兵强马壮, 虽然南京只给了姜立一个45军的编制, 但比起陕西杨虎城的17路军也不逊色分毫, 如果再有邵力子的支持。 难道这西北的天要变了?

“久闻藏省长在奉天城经营有方, 我这甘肃现在可是一穷二白之地, 光临寒舍, 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邵力子一路走上来, 脸上挂着丝笑意, 向藏式毅抱拳道。

“ 奉天地理位置优越,又有老帅打下的基础, 藏某不过是拾人牙慧, 何功之有。 再说藏某现在不过是背井离乡之人, 邵主席这般说倒真是让藏某汗颜啊。” 藏式毅叹了口气说道。 在奉天时财政状况虽差, 但这段时间指挥数十万人的西迁。 他可真是快愁白了头。

“算我说错话了,不过你是失去了家园的人, 我在这兰州名义上说得好听是省主席, 实际上西北这地方军阀林立, 中央军一时间根本无力将触角伸到甘肃来, 也是个空架子, 倒是跟奉久兄同病相怜了。 不知奉久兄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邵力子向藏式毅告了一声罪然后又问道。

“9月18日, 东北剧变, 邵主席一介文人肯站出来为东北鸣不平, 号召全国统一抗日, 东北上下无不感激涕零, 孤军与日军力战数月, 奉天城化作废墟, 不支而退。 仓惶西撤, 举目无亲, 知道邵主席是古道热肠之人, 特地求上门来请邵主席念在奉天抗日的份上, 搭一把手, 则奉天上下, 感激不尽!”

藏式毅向邵力子施了一礼说道, 有求于人, 必然礼下。 藏式毅要请邵力子帮忙, 好话自然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外洒。 不过这也看对什么人, 事实上邵力子在民族大义上确实算一个态度十分开明的。 如果是对马家那样的土皇帝, 藏式毅也拉不下这个脸面。

“怕是要让奉久兄失望了, 之前马鸿宾尚有一师之众入兰州, 省主席号召之力亦不出兰州附近八县之地, 结果还被雷中军囚禁, 闹了偌大个笑话。 败走宁夏老巢。 邵某不过一介文人, 手手无一兵一将, 政令不过局束在兰州附近三四县而已。” 邵力子苦笑一声道。

“ 邵主席过于自谦了, 藏某一路行来, 兰州附近民众对于邵主席最近之政举颇为赞赏。 自奉天大战之后, 东东北大学失去了原来的支柱,冯庸大学亦难以为继。 近四千师生流离失所。 所幸黄司令与姜军长是有远见之人, 宁愿让军队节衣缩食, 也要挤出经费让两所学校继续维持下去, 现在重建学校的经费虽然已经有了着落, 然四处战乱,数千学子无立锥之地, 即便是到了平津一带亦直面日军炮火威胁之下, 终难免颠跛流离之苦。 西北虽然贫苦, 然相比东北, 华北一带亦算平静。 藏某与黄司令, 姜军长反复商量, 数遍西北, 也唯有邵主席有能力施以援手, 还望邵主席为东北数千学子计, 为东北实业计, 不吝支持。 ” 藏式毅起身又对邵力子施礼恳请道。

“ 奉久兄, 黄司令, 姜军长有意在兰州重建东北大学?”

邵力子无比动容地说道, 他是文人, 对于大学的投入也远较一般人更清楚, 东北大学之前便以规模宏大闻名全国。单是建校资金怎么也得三四百万上下, 建成学校之后, 一年便要消耗至少一百几十万元。 这些钱对于以前的东北来说, 自然不算多。 但对于一家失去地盘的势力,军队来说, 还能有如此行径, 怎么不让人为之心折? 这样的消耗足以让这支军队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了。

“准确来说, 是将东北大学, 冯庸大学合并, 一起重建。说起来藏某一把年纪, 倒也从未如此佩服过一个年轻人, 当初少帅舍弃东北, 各地方军队纷纷噤若寒蝉, 出走奉天。 藏某也一度心灰意冷, 是姜军长无数次身先士卒, 与日本人拼杀在一线。 也是姜军长数日夜未曾合眼, 东奔西走, 拉扯援军, 与日军浴血厮杀。 而后上万日军兵临奉天城外, 奉天兵微将寡,局势一度危如累卵。数千学生纷纷要求投军参战, 也是姜军长力排众议,孤军奋战, 也不让一个学生上战场, 只为给民族教育界留下一些成果不被夭折。 后进之辈尚且有如此赤子之心, 藏某岂能不为东北保留最后一丝元气奔波。 ” 藏式毅颇为感慨地说道。

“好好好, 难得藏省长不辞寒苦, 奔波数千里, 更难得姜军长, 黄司令一介军人却如此深明大义。 邵某岂有推辞之理! ” 听到热血处, 邵力子亦拍案而起。不过很快邵力子又不无担忧地说道,“ 重建东北大学,耗资甚巨, 如果再加上奉天那边奔波过来的实业, 这般财富必然让人垂涎三尺, 邵某虽有心相助, 一旦祸起, 可未必能维持局面。”

“这点邵主席尽管放心, 若有宵小之徒, 姜军长手下近十万大军能力敌日军, 自然也能铲除这些民族败类。” 藏式毅语气坚定地说道, 亲眼见识过奉天大战, 藏式毅对姜立手底下带出来的这支军队充满了信心,这是一支在士气, 战力上全面超越往日东北军的新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