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剩女修真记 作者林果果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母亲原籍湖北,出生在重庆。母亲刚出生时备受姥爷姥姥娇宠,后来家里陆陆续续添了二姨三姨以后,母亲就不被重视以至于忽视。时不时地,母亲就会怀念穿着红皮鞋白袜子,被姥爷牵着手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里,吃遍重庆美食的逝去时光。

十岁那年,母亲和二姨三姨被姥爷姥姥带到了群英市,从此落地生根,母亲开始了为姥姥家“当牛做马”的生涯。例如母亲九岁开始帮助姥姥蒸馍做饭,照顾两个舅舅,以及拆洗被子等“力所不能及”的家务。母亲下乡当知青时,把挣的工分换成毛线给姥爷打一件毛衣,“温暖”牌的。母亲上班一个月开21元工资,上交给姥爷20元,剩下1元买草纸牙膏等日用品。

结婚以后,为了帮舅舅存彩礼钱,母亲每月开40元工资仍然给姥爷10元。80年代初,姥爷开口向叶母亲索要一台黑白电视机。那个时期乙瑾刚刚出生,家里的经济抓襟见肘,每个月都是借钱度日到开资还上。但是孝顺的母亲还是联合二姨三姨,让姥爷实现了愿望,收看了电视节目。就在买电视那一年,商甲琰和乙瑾没有如以往一样,穿上新衣服过年。

商甲琰偶尔也会听见母亲抱怨,为什么姥爷不能收敛消费,减缓女儿们的负担。

记得姥爷参加工作时,在厂里是技术骨干,一个月工资80多元,比厂长的还高。在60年代,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而且还能经常改善生活。但是姥爷每当开资后,总是呼朋唤友去喝酒吃肉,顶多一个月能给家人剩下2,30元就不错了。

母亲做为家中的顶梁柱,只得带领二姨三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门口开垦菜地,拾煤核捡废品,甚至母亲还去做过短期保姆,这都是母亲心中不能触及的隐痛。

作者有话要说:

☆、和姥姥家的恩怨情仇

商甲琰自从乙瑾出生后,就被放在姥爷家寄养。不过那时母亲会多给些生活费,否则商甲琰“屋檐下”的生活定会难过。

初中以后,商甲琰一般情况下不愿去姥爷家。因为商甲琰“不忍”姥爷失望,家里条件不好,不能给姥爷捎来糖烟酒之类的好东西。姥爷这个人很直率,只要商甲琰空手而来,绝不会挽留商甲琰吃完饭再走,免得商甲琰的小舅舅小舅妈脸色不好看。

姥爷最欢喜三姨一家人来,因为三姨夫的父亲在粮食局当人事科科长,三姨家里从未断过紧俏物资。三姨每次来姥姥家,要么提来两瓶酒,要么拿来一包白糖。一见到三姨,姥爷总会用无与伦比的温柔声音吩咐姥姥,快给“三丫”做她最爱吃的饭,“三丫”必须吃完饭才能走。

姥爷对二姨家的陈怡表妹也不热情,虽然二姨婆家有钱,但二姨身受姥爷真传,而且更胜一筹。二姨不但每次去姥爷家两手空空,并且“雁过要拔毛”,临走二姨还要带走姥姥烙的油饼或者蒸的花卷。

商甲琰尤记初中二年级,有一回和陈怡洗完澡,因为澡堂距离姥爷家数步之遥,于是来到姥爷家打算喝口水再走。

待商甲琰和陈怡喝完水,第一锅葱油饼的香味钻入了商甲琰和陈怡的鼻子里,商甲琰和陈怡很想吃一张,但毕竟还没有修炼到二姨的高度,只是咽了咽口水不敢开口。姥姥麻利地把饼切好,递给商甲琰和陈怡说“吃完再回家吧”。

霎时小舅妈的脸想变,商甲琰和陈怡迟疑着,不知道接还是不接葱油饼。说时迟那时快,姥爷一声怒吼,“你们不能吃,吃了我们就不够了!”吓得商甲琰心脏病都快犯了,手直哆嗦。

陈怡当时气得就说:“姥姥,我们不饿不用吃。”遂叫上商甲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姥爷家,无视姥姥哀怨的脸。而小舅妈假装好人,心口不一地说着“甲琰,陈怡拿上一张再走!”

“葱油饼事件”商甲琰从未告诉过父母,只是告诫乙瑾,以后乙瑾去姥姥家不要久待,更不要“食姥姥家一粟一米”,“拿姥姥家一针一线”。否则姥爷“至情至性”,不善虚以委蛇,言语之间会伤到乙瑾幼小的心灵。

姥爷身上的“闪光事迹”如果回忆起来,商甲琰必要三天三夜。

商甲琰最烦的就是既然姥爷和姥姥早已作古,为什么母亲还要继续被自己的妹妹弟弟利用?

商甲琰的两个舅舅结婚时,母亲贴钱。舅舅们的孩子出生时,母亲出力。现在二姨居然这么过分,还要母亲去给陈怡看孩子,只是管饭没有任何酬劳。难道老实人注定要吃亏一辈子?商甲琰愤愤不平地想着。

饭桌上全是商甲琰爱吃的菜,但商甲琰没有一点心情,勉强吃了几口味同嚼蜡。

父亲摇摇头,知道商甲琰一定生气了,遂劝甲琰多吃点。乙瑾脸上倒是波澜不惊,但是比往常多吃了一碗大米饭。看来“化愤怒为食量”,倒也是转移不良情绪的好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照看陈怡孩子引起的风波

晚上九点钟,商甲琰听见钥匙开门的声音,母亲回到家中。

不过反常的是,母亲并没有抢过乙瑾手中的遥控器,去观看所喜爱的肥皂剧。不过母亲坐下后就滔滔不绝地解说陈怡的孩子,说陈怡的孩子眼睛虽然不够大,但是皮肤嫩嫩滑滑,让人爱不释手。

这时商甲琰从乙瑾的卧室里走出,让乙瑾去上网。

乙瑾赶快去“接班”了,怕母亲借题发挥。乙瑾明白母亲的话意,母亲希望姐姐和自己,赶快结婚生个孩子,让母亲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婚姻好比一栋高楼,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光图快就会偷工减料,造成“豆腐渣工程”,很快就会倒塌。比如时下流行的“闪婚”,闪电结婚又闪电离婚。

商甲琰带着不满的语气对母亲说道:“妈,请您以后不要去帮陈怡看孩子了。二姨一家三口加上陈怡的婆婆,人手足够了。”

母亲却反将一军说道:“甲琰,你要是能结婚生个孩子,我就帮你看,不用去抱陈怡的孩子了。”

“妈,我没有当家庭主妇的理想。”商甲琰忍不住顶了一句。

“甲琰,你从小就有不少理想,到现在没有实现一个。你看看陈怡,嫁给马青云后,天天不用上班,闲的时候去逛逛街做做美容,过得多幸福。”母亲虽然有点不高兴,还是耐心开导着商甲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