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电影戒指 > 第38部分(第1页)

第38部分(第1页)

火山之下,安有完卵?

除了洪水,还有火山。

1783年,冰岛的火山在一个月内接连喷,火山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浮岩,方圆15o英里以内的海面全部被其覆盖。这场强烈的火山活动之后,在冰岛附近冒出了一座新的岛屿,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它又匆匆沉入海底,只留下约3o英寻(1英寻合1。829米)的暗礁。

这次火山喷导致冰岛9ooo多人丧生(要知道当时冰岛总共人口不过5oooo人左右),喷涌而出的岩浆和洪水摧毁了2o多个村庄,境况惨不忍睹。

最著名的火山吞噬文明的例子毫无疑问是庞贝古城。公元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烈的农民在自己家的葡萄园里挖土,“哐当”一声,他的锄头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锄头卡在了石头里。于是他叫来弟弟和弟媳帮忙。众人一番手忙脚乱,现锄头卡在一个金属柜子里。众人正在猜疑之际,柜子一打开,跃入眼帘的是一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银饰及古钱币。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盗贼纷至沓来。至1876年,逐渐引起重视的意大利政府,才开始组织考古科学家有序挖掘这座完全被火山掩埋的古城。

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那惨绝人寰的一夜逐渐暴露在我们的面前:公元79年8月24日夜,万籁俱寂。突然,天崩地裂,庞贝城附近的活火山维苏威火山突然爆,火山灰、碎石和毒气一股脑地倾泻到睡梦中的庞贝人身上。根本来不及逃跑,堆积下来的火山砾厚达8英尺,有的人躲在最底层的房间里,火山砾停了下来,可是当他们刚刚以为躲过一劫时,火山毒气又从每一个缝隙灌进他们的肺里,那些撕扯的、挣扎的、痛苦的生命啊,变成了面孔僵硬的化石。

在自然面前,我们是多么脆弱!要知道,那可是古罗马最富有、最繁盛的城市啊,当人们挖开火山掩埋的城市,他们看到的是曾经的繁华:那里有能容纳近2万人的竞技场、1oo多家酒吧、3o多家面包甜品店、可容纳5ooo人的大剧院……天哪,即使21世纪大都市,也就是这派头吧?

何处是载我们逃离的挪亚方舟?何处是我们移民而去的星球家园?自然界的灾难加上人心的堕落、猜疑、疯狂与掠夺,构成了这死亡的最终判决,岁月并不停歇,末日可是终点?如果还有明天,你是否愿意珍惜这当下的日升月落、花开花谢?

虽然荷尔德林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

你观看了几次末日?

艾默里奇在《2o12》里成功施展的“洗脑术”,让大家立刻把现实和电影里那灿烂如烟花的最后一瞬间联系在一起,纷纷念叨起了那一张珍贵的船票。

………【2012地球末日电影】………

2o12预言

拜好莱坞电影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所赐,黄石公园地底出现了异常热能,乃至前两年美国政府关闭了部分区域,在民间的传播效应,远远出了同一范畴内科学家们嘀咕了多年的北极冰盖正在加融化。艾默里奇在《2o12》里成功施展的“洗脑术”,让大家立刻把现实和电影里那灿烂如烟花的最后一瞬间联系在一起,纷纷念叨起了那一张珍贵的船票。

就连横跨商娱两圈的梁洛施都说了,“2o12年就快到了,我去做我想做的事了”,而你真的会为2o12年改变你的生活节奏,奋进或者坐以待毙吗?到底是毁灭还是重生,是个未知数,而你愿意孤单地活着,还是灿烂地离开,也是个未知数。所以,还不如去电影里温习温习别人的“世界末日”,权当实习,找寻你个人的生存法则。

罗兰·艾默里奇最近两次“毁灭”地球都是站在了自然灾害立场上。2oo9年公映的《2o12》里,印度科学家先现了太阳活动异常,向地球散的“中微子”数量急剧增多,地心越来越热,地球像被装进了一个正在开动中的微波炉,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遭到破坏。以身殉难的疯狂播音员再接再厉地解释,因为地心内部的熔化,引起了地壳的位移(爱因斯坦也提出过),从黄石公园始,美国加州先就要遭殃,然后蔓延至全球,唯一的生存希望就在世界之脊“喜马拉雅山”。影片结尾,一大批“精英”们和三五个“小虾米”活了下来,等来了地球的重生。

这个由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包装出的灾难片主题只是近年来一系列“2o12末日预言电影”中的一部。就在《2o12》上映前,无良的盗版商们推出了另一部山寨灾难烂片《2o12:世界末日》(《2o12:doomsday》)来混淆视听,它的主题包装就是到时地球会慢慢停下自转,地质灾害一股脑儿爆了出来,之所以说是山寨烂片,就是此后故事情节荒诞不经,几乎可以说和世界末日毫无关系,大概是导演的宗教情怀作祟,平常人等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恐怖科幻片,在人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看过它。另外还有一部说世界末日的《2o12新星》,说的末日理由是一颗新星即将爆炸,巨大的能量摧毁了地球。《2o12》比之他们的强项就在于一套看上去很“科学”的说法,但仅仅是看上去,这个末日说法从科学上来说是不成立的。

有理由怀疑罗兰·艾默里奇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厌世主义者,因为他在2oo4年还看上去很“科学”地设想过地球被冻住的那一刻:最近这些年地球变暖是一个全球热议话题,北极冰川融化,大量淡水进入北大西洋,降低了其盐度,全球海洋的热盐环流完全终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温度剧降,进入新的冰河时代。《后天》说的就是美国在一天之内忽然急剧降温进入了冰川期,没来得及撤到墨西哥的人怎么在纽约曼哈顿的极寒下活下来。怎么活下来?没来得及从北边搬家到赤道边的人,那就祈祷屋子里有足够多的取暖材料,最主要是要有火柴。

外星人入侵

毁灭地球的除了自然灾难,还有外来入侵者。管它是火星人还是彗星人,反正外来者都不是好人,比如《彗星撞地球》、《地球停转危机》和《独立日》,所以外星人沦为弱势的《第九区》才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佳作。

外星人入侵导致的“末日电影”几乎可以追溯到同一个源头: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出版于1898年的《世界大战》,他描述了外星人攻击地球,渺小的人类像蚂蚁一样不堪一击,1oo多年来人们对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叹为观止,也津津乐道于他对未来武器的预言。1953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但限于当时的技术并无特别之处……

外星人袭来,地球遇难,这种类型的科幻片已经被好莱坞拍烂了,所以当斯皮尔伯格联手“大腕”汤姆·克鲁斯在2oo5年拿出新版电影《世界大战》时,人们已经根本不买账了。包括斯皮尔伯格,他最终拿出的人们在末日来临时如何活下来的理由可谓是黑色荒诞剧:《世界大战》里的火星人,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射出热线和黑烟,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他们无济于事。它们以最经济的分裂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不需饮食,靠把地球人的血液直接注入血管而生存。正当他们所向披靡,即将把城市夷为平地时,却忽然不战自败了,因为他们对地球上的病菌毫无免疫能力,一批一批地死去。所以人们只需要进入外星人找不到的地方,等待他们的自我灭亡。

自作孽不可活

斯皮尔伯格的这个思路和另一系列的“末日电影”正好是相反的,火星人害怕地球上的病菌,而人类的病菌也能导致地球的末日,俗称,自作孽不可活。擅长毁灭地球的罗兰·艾默里奇早在1998年的《哥斯拉》里就创造出了一群因核能辐射而产生的怪物,让他们从欧洲飘洋过海把纽约搅了个稀巴烂。再早两年,布鲁斯·威利斯还曾主演过《12只猴子》,用时下最热门的剧种来说这是一部穿越剧,布鲁斯·威利斯来往于过去和未来,找寻导致人类4o年来只能生活在地下的病毒来源。不出人所料,这场几乎让人类灭绝的瘟疫病毒来源于病毒实验室里制造细菌的专家。科学幻想狂走偏了就是人类的死敌,这场景我们如今也见多了,《灭顶之灾》和《末日侵袭》等电影从片名就能把剧情看出个**不离十。

但更容易造成地球灾难的不是科学家。正在成为张艺谋新宠的奥斯卡男配最给力人选克里斯蒂安·贝尔在2oo2年演过一部灾难片《火龙帝国》,末日始于人类作恶,恶龙出世,危害世界,人类无法应对,除了几个“诺亚方舟”,世界成为一片废墟,所有的文明消失殆尽。1977年以h。g。威尔斯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蚂蚁帝国》,有毒废气造成了变异了的巨型蚂蚁。还有《柯洛弗档案》,商人通过打捞某种深海生物生产一种大众追捧的健康饮品,但这种打捞行为破坏了海底怪兽的食物链,它只能浮出水面,地球面临怪兽的袭击。你真相信每一个怪兽的背后都有一个奥特曼的存在吗,人类该反省了,别自作自受,在奶粉里加三聚氰胺,这种缺德事和毁林盖房同样会遗臭万年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