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国运神明大战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不道。景帝觉得这种判决不太准确,就向刘彻征询他的看法。刘彻分析说:“通常说继母如同生母,也就是说继母同生母毕竟不同,只是由于继母被父亲娶为妻,她才同生母一样罢了。现在防年的继母杀了防年的生父,那么,防年同继母就不存在母子关系了。所以不能判为大逆罪,应按一般杀人罪判刑。”刘彻的分析头头是道。景帝很是欣赏,认为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大臣们也都称赞判决准确。刘彻因此更得景帝器重。

这一年正是西汉王朝开国六十年。

刘彻判案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在未央宫驾崩。当天刘彻即皇帝位,他就是汉武帝,当时年仅16岁。

2

西汉兴起于“天下大乱”,刘邦出身于社会底层,这可能是西汉长寿的最主要因素。

西汉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第二个统一的中央政权。它和历代王朝相比,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西汉开国前,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且经历了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秦朝的短命无疑给西汉政权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很大程度上警示着西汉初年的重大国策。

西汉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在随后漫长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这样的案例只在元末由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建立明朝而重新演绎了一回,此外再无别的案例。明末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清末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割据一方,再无秦末农民军当初的盛况。

和秦王朝相比,西汉政权有两个明显特点,对汉初的社会现状有着较大的影响。

其一,有很多出身下层或中小地主的人进入最高统治集团。在推翻秦王朝、建立西汉政权的骨干成员中,多系秦代社会中的下层人物,如刘邦出身于“泗水亭长”,这个职务属于的一个基层小官吏。至于随从刘邦起事的、辅佐他开创汉王朝基业的大臣中,只有张良为韩国公子,属于贵族,张仓曾任秦御史,属于秦代上层官僚。其余诸将相、大臣,多出自社会底层,如萧何曾为“主吏椽”,曹参曾为“狱椽”,周勃“曾以屠狗为事”,灌婴曾以贩卖为生。此外,陈平、王陵、陆贾、郦食其、夏侯婴等皆是一般百姓。这些原来当过小官吏、小手工业者,或中小地主及出身社会下层的平民,在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的最高统治集团中,占用相当大的比重。汉初的这种“布衣将相之局”使得最高统治集团对民间疾苦有一定了解。因此,汉初对农民的压榨、剥削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休生养息”政策成为几代朝臣的共识。

第一章:秦砖汉瓦(2)

其二,更多的关东地主进入最高统治集团。刘邦原籍沛县丰邑,除最早随他一同起义的萧何、曹参、樊哙等“丰沛集团”外,后来陆续加入到刘邦军事阵营的,也多系关东地区人。因此,西汉王朝建立时,进入最高统治层的多是关东地主,来自关中的地主只是极个别的。至于被封为“功臣”的开国元勋,则全部来自关东。由于关东地主进入统治集团,改变了秦代以关中军功地主统治全国的状况,在客观上有利于消除春秋战国几百年中关中、关东长期对立而秦统一后仍没有解决的矛盾。入汉以后,这种地区间的矛盾已经消除。从地理位置看,沛县位于今天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的交界处,即历史上韩、魏、齐、楚的交界地带,新的统治集团的形成打破了以往战国诸侯的分界线,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统一。

3

汉武帝统治西汉的50余年,是汉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但却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上个世纪中叶,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曾以一首《沁园春?雪》而轰动一时,诗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中所提及的“汉武”,就是汉武帝刘彻。诗中所提及的其他四人中,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成吉思汗建立过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宋祖赵匡胤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而唐宗李世民创造过大唐盛世,将汉武帝刘彻和上述四人相提并论,足见其光芒已超过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公元前140~前87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武帝初年,经过六十年的休养生息,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府库充盈,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上、外交上都作了一些改革,他的文治武功有口皆碑,他的统治前期是西汉最为鼎盛的时期。

汉武帝执政前60年,西汉王朝历经汉高祖、汉惠帝、吕后专权、文帝、景帝五个时代,其中高祖、汉惠帝、吕后执政时间均为七、八年,文帝执政二十余年,景帝执政十几年。

汉高祖刘邦登基后除了制定和恢复朝仪外,主要办了三件大事:其一是颁布“复故爵田宅令”,此举对恢复当时社会秩序、稳定民心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其二是对匈奴作战,但“白登之围”让刘邦领略了匈奴骑兵的厉害,此后,汉初定下“和亲”的基本国策。

其三是着手铲除异姓王。刘邦在有生之年把他在“楚汉战争”中分封的异姓王如韩信、彭越等一一消灭,从而保证了刘氏独掌天下的局面。

汉惠帝和吕后时期继续“和亲政策”,社会较为稳定,吕后末年,诸吕篡权,朝政不稳。

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叛乱之后,迎接代王刘恒登基,即为汉文帝。

文帝时期坚定地执行和亲政策和休养生息的政策,整个社会生产、恢复、社会秩序稳定、国家财富迅速积累。

景帝执政时,为了建立中央的权威,接受晁错的建议开始“消藩”,引发“七国之乱”。后在太尉周亚夫的指挥下,平定了叛乱。社会财富进一步增加。

4

汉武帝有两大“政绩”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件是“重农抑商”,另一件是“独尊儒术”。前者使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缺乏商业氛围,后者使儒家思想统治中国文化长达二千多年。

汉武帝开始执政时,高祖刘邦时代的老臣都已逝去,就连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也因他事牵连而自杀身亡;丞相一职已失去萧何、曹参时代一言九鼎的份量,宫中惟一能牵制皇帝的是其祖母窦太后;对外,与匈奴依然实行“和亲”政策,对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思想信奉“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秦砖汉瓦(3)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首先从思想领域开始。

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中分化出一支假托黄帝为名,以道家之“道”为理论基础,博采诸子百家的黄老学派。这个学派奉行黄老之中的文武并用、刑德并举的治国方略,尊崇无为而治的政治原则。

指导秦代政治的理论是法家思想,这种崇尚耕战、法治和集权的思想,既帮助秦统一了中国,又因为这种思想的极端发挥导致了秦朝灭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