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不如不遇倾城色简介 > 第6部分(第3页)

第6部分(第3页)

而曹操到底亦是两难,到死都坚守了最后的底限,没有替汉成王,依然以汉臣的身份终结。

只是等他儿子曹丕继位后,才追封父亲为魏武帝。这个儿子为了自己成帝而玷污了父亲之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无此千里之志的曹丕终究一手促成,中国真的分裂而成了三块。

——步其后尘,刘备和孙权在曹操死后望曹丕立国之风而立国,当时,三国鼎立才终于名副其实。

曹操在生前即便自己再逾权而奸,终究还是守住了为臣的忠。

到底,他的心思还是一心向着匡复汉室。天下当是一个完整的大汉的,但大汉不能是昏君的,他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好以这样一种尴尬的身份终结。

曹操不称帝,当是远见,那时再乱,也是家乱,大家依然是一家人。忠和奸是一种标准。

而曹丕称帝,三国鼎立,天下的乱,是国乱,大家已然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忠和奸又是另外一种标准。

所以,明代的钟惺说曹操:“老瞒生汉末,无坐而臣人之理,就其发念起手,亦自以仁人忠臣自负,不肯便认作奸雄。如‘瞻彼洛城廓,微子为哀伤’,‘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亦是真心真话,不得概以‘奸’之一字抹杀之”。

所以曹操是奸雄或是英雄,众说纷纭,不能断论,但唯一大家可以共识的是,他亦是一个诗人。

他对酒当歌把自己为君的理想化为诗,这理想不是如何君临天下,而是如何为民: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他为臣而有君心如此,有君权而有抱负如此,只是可惜这天下,只有三分之一是他可以掌控的,而且还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的一生都随时上马挥剑与人斗,他“恩德广及草木昆虫”的明志也仅只能表现在他在马踏了农田而割发代首的心痛。

所以,曹操对酒当歌,叹人生几何的时候,自己所处的位置,依然只是渺小如石仰头望山,引颈望海,而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再叹“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因为此做人臣之心的小,所以曹操迟疑落笔的江山,于他的眼里不是山而只是石,他也没有什么身份可以让他大笔一挥成山影,但由石而目极的视野里却是白浪滔天的沧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2)

见海的诗不多,而最著名的却是曹操这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低调让东汉的留白因石而成海而非因山而成江。所以东汉的结尾结得好一个惊涛骇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我也曾如曹操一般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所看的景致,隔了一千多年,依然与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