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奉承一句,便说道:“不过,为了避免出现贪官,私下盗卖粮仓的粮食,还请陛下派出几路钦差,前去各州府巡察粮仓。”
“同时,可告知天下百姓,我大明粮仓充盈,哪怕是真来了旱灾,也不会出现饥荒。
如此,不仅可安抚百姓,也可震慑各大粮商,让他们不敢肆意提价,发国难财!”
“发国难财?”
听此,朱棣眼睛一亮,“郭卿每每都有撼人之语,那些商贾若是敢在大灾大难之际,提高粮价,就是在发国难财!”
“至于派出钦差,前去巡察粮仓,也是十分必要!总会有贼官会心存侥幸,而自寻死路!”
郭安微微点头。
……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旱灾之年的传言,便越传越凶猛。
大明各地百姓心中,都十分恐慌。
而这时。
一道圣旨附录在邸报上,传遍天下。
“陛下派出十三路钦差,巡察天下粮仓……”
“陛下圣明啊!”
一众百姓顿时大喜。
“陛下鼓励大家伙先给田灌水耕种,若是到了夏天,还是一滴雨都不下,那便会从交趾、燕国购买粮食,运来大明,不会让大明出现饥荒……
这两年,大明各地都种植良种,年年大丰收,大明粮仓充盈,大明并不缺少粮食!”
“哈哈哈,各位乡邻老少都尽管放心,我大明如今可不缺粮食!”
“大家都放心吧,尽管给田地浇水,先种上种子再说!”
“可是,这么多田地,如何能全部浇灌遍啊?”
“是啊,这会河水也都少的可怜,如何能浇灌上水啊?”
“先浇再说,浇不饱地,能种活粮食就成!”
“入他娘的,浇!天大地大,都没有咱种地大……”
“对,快去浇地,莫要让那些大族将河水都浇光了,便轮不到我等了……”
很快。
整个大明,便陷入一片忙碌之中。
数不清的百姓,密密麻麻的像是蚂蚁一般,从各个河流之中挑水,或是挖渠引水……
几日下来,哪怕是大江与黄河的水位,都明显降低很多。
引得周边各个州府主官连忙出手干预。
……
“父皇莫要担忧,虽然现在百姓们还是有些忧愁,但各地的春耕,却是已经恢复正常!”
奉天殿内,朱高炽带着一大堆奏章,走了进来。
看到朱棣眉头紧皱,便连忙劝慰道。
“咱不是忧愁这些……”
朱棣鼻孔喷出长长一道气息,怒声道:“咱是气恼,居然还真有贼官,真敢勾结那些士绅商贾,盗卖粮仓内的粮食!”
“什么?”
朱高炽顿时大惊,要知道,盗卖各州府粮仓的粮食,那可是抄家灭族的罪名。
“哼,还是三个!”
朱棣再次说道。
“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