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黛玉有了读心术红楼免费阅读 > 第 131 章(第4页)

第 131 章(第4页)

若是再有个后来者……太上皇双手在脸上狠狠的搓了两把,心中多少有些后怕。

幸好他和明旭不光没将收拾四王八公的想法说与人听,甚至还自我锻炼了一回心声,不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泄露出去。

这一刻,同样想到这里的明旭也是心口微凉。他用一种劫后余生的惊慌心情看向太上皇,想跟太上皇商量一回宫禁的问题。

……

一晃数日,一行人终于在山东境内弃船上岸,太上皇和明旭先行下船,带着京城这边跟着出门的官员与山东境内的官员们一道往行宫而去。

姜皇后带着小皇孙和小公主宁望雪,黛玉等人随后一一坐上马车,也往行宫而去。

沿路有不少百姓接驾,宁望雪只看了一眼便将帘子放下来了。

百姓们跪在路两边,或是卑微跪着,或是口道千岁万福各种请安的问候之语。

宁望雪看到这些百姓,自是觉得自己受之有愧担不起这一跪的。于是原本因着南巡而有些懈怠的她,不由又给自己制定了一回南巡期间的学习计划。

旁的课都可以暂停一下,但农学相关的课程每天都必须保证两个时辰的学

习进度。()

早上一个时辰,晚上一个时辰。

?想看外乡人写的《人人都有读心术[红楼]》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看舆图时就发现山东离高丽和倭奴都不算远,我就想着咱们有没有可能去那边见一见爹娘。”到了行宫,黛玉拿着团扇来寻宁望雪,见宁望雪在看《齐民要术》,还凑过去瞧了一眼。

不过黛玉很快就收回了视线,一副不是很感兴趣的又往旁边走了两步。

没错,就是《齐民要术》。

她白天看《齐民要术》,晚上再看她那些跟遗传和农学有关的农学工具书。

“看图是不远,可你想一想咱们从天津卫上船再到今天下船总共走了多少天?”宁望雪阖上书,心中明白黛玉这是想林如海和贾敏林遐了,可还是打消了黛玉奔向倭奴探亲的念头,“抛开御驾行船慢,咱们只往快了说,也得用出三四倍的时间才能到倭奴。

老爷去倭奴是干什么的,咱们心知肚明。这会儿子冒冒然的冲上去,不说会不会给老爷添乱,咱们自己也未必安全。”

不说倭奴那边的情形,只说这海上风大浪大的,天晓得会不会出事。别说去了,宁望雪只要想一想都觉得好危险。

她只有个空间,唯一的金手指就是从现代带出来的各色书籍以及对原著的一些了解。真在海上出事了,她除了能往空间里躲,那是丁点半办法都没有。

可她们去倭奴也不可能真就只有她和黛玉两个人吧。那么多人要是遇上了台风海啸,她是救还不是不救?

空间是她最后的退步,她绝对不可能自暴出去。可若是眼睁睁的看着黛玉和那些人死在海难上,良心上肯定会过不去。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消消停停的呆在安全的地方最好。

黛玉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她会说这个也不过是有感而发。

往小了说,她们真去了倭奴不光路上有危险,到了倭奴也未必全然安全。而且倭奴再小也是个小国,她们人生地不熟的怕是寻人也要多费周折。

往大了说,虽然她们不是太上皇和当今留下来的质子,但多少也要顾及一些声名影响。旁的不说,如果让人知道她们自己去了倭奴,旁人又会怎么想她们,怎么想太上皇和当今呢。

像花儿缺水打了蔫一般,黛玉小脸上满是落寞。

【这才一年半呢。】

宁望雪想到当年原著中黛玉六岁丧母,随后便寄居荣国府,直到林如海重病弥留之际才回了趟江南的经历不由又有些心疼原著中的黛玉一回。

原著中的黛玉长到十六七岁,却有十年以上寄人离下的生活经验。落在满是亲人的荣国府却又是过着举目无亲的日子,先捧后贬,先扬后抑,最后生生死在了那座吃人的园子里。

长长的在心底叹了口气,宁望雪不由心软的说道:“老爷他们回国肯定要带很多的金银,朝廷这边肯定会派人去倭奴接他们。你要是实在想去,等朝廷派人时,咱们就跟着他们一块去。”

跟他们一路前往倭奴,她们的安全也能有保证。而且那些人本就是要去护卫那批金银的,

()就是真遭遇了海难,也不是因她和黛玉而起。

最重要的是就算真遇上事了,以那些人的能力和经验也不会没有应对之法。

黛玉闻言计算了一回时间,知道接金银的护卫肯定要一两年后才会出发,虽然没有多高兴却还是可有可无的点了两下头,“再看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